体育老师《自然》发文引争议,媒体评论:别让“顶刊”变政绩

3月27日晚间,中国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体育老师<自然>发文实现“零的突破”?别让“顶刊”变政绩!》,对海南师范大学”顶刊发文“一事进行了点评。

此前的3月18日,海南师范大学刘昊禹博士,在《自然》(Nature)杂志发布《Global cooperation is crucial for DeepSeek and broader AI research》(全球合作对DeepSeek和更广泛的人工智能研究至关重要)。

海南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在推文中表示,该成果实现了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科在《Nature》正刊发文“零的突破”,为体育学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有眼尖的网友很快看出不对劲——这篇所谓《自然》(Nature)“通讯文章”实则是一篇“豆腐块”评论,全文不到200个英文单词,根本不是体育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原来,文章刊发在《自然》“Correspondence”专栏,类似“读者来信”栏目,主要刊登与公共和政治利益相关的热点议题评论,篇幅短小且很少经过同行评议。

据海南师范大学足球学院官网介绍,刘昊禹本硕博均就读于首都体育学院,教育学博士,2024年9月入职海南师范大学,担任足球学院专任教师,讲师。他曾参与多项省级社科课题研究,发表4篇关于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

3月26日,海南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删除了此前的推文,并于当日12点重新发布。新文章去掉了 “引进的青年高层次人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 以及 “零的突破” 等内容。

中国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章认为,不可否认,在“顶刊”上发表“豆腐块”文章本身并非坏事。“顶刊”之所以“顶”,与其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严格的审稿流程有关。若能在“顶刊”发表得到同行高度认可的学术论文,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者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即便是简短的“豆腐块”文章,也能让作者的观点被更多人关注。

然而,学校将其包装为“体育学科‘零的突破’”的行为实在令人费解。如果说管理者是外行,不了解学术期刊的文章类型,没读过《自然》杂志,那么他们为何要公开为教职工树立发“顶刊”的标杆?如果说管理者明知该文章是“读者来信”,却有意将其夸大为学术论文,那么学校又为何宁愿公开作假也要博取名声?

其实,此类事件并非个案。去年,另一所地方高校的教师在《自然》发表“豆腐块”文章后,也被学校公开评价为“创造了校史”,该教师和学校同样陷入舆论风波。尽管此类事件令人费解,但至少可以看出,在这些高校管理者的眼中,发“顶刊”俨然已成为往脸上贴金的政绩。

中国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章指出,一些高校为引导教职工发“顶刊”,将“顶刊”文章的发表数量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尺,发一篇“顶刊”便许以高额奖金和丰厚待遇,鼓励教职工深入钻研“顶刊”喜好,并想方设法“挖”可以靠以往科研资源发“顶刊”的人才来校工作,仿佛只要学校能在“顶刊”上留名,就算是“实现‘零的突破’”。

事实上,无论是个人还是高校的发展,绝非仅靠一篇顶刊文章就能改写。过度神化“顶刊”,会让评价体系陷入片面与失衡,这也是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破四唯”“破五唯”系列文件并采取专项行动的大背景。如果让这股歪风邪气蔓延,学术竞争将不再是基于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比拼,而是演变成追名逐利、沉迷“顶刊攻略”的疯狂竞赛。

对“顶刊”的迷信,源于高校管理者自身的不自信,他们试图用发表“顶刊”证明高校发展的成功。因此,打破“顶刊”光环,归根结底需要高校及其管理者找准定位、重拾自信,为教职工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地方师范类院校为例,在一些高校努力进入“双一流”的氛围影响下,其难免产生浮躁心态。而作为高校,其更重要的职责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传承师德师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服务地方教育与社会发展。如果教职工能够在这些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就已经能够代表高校自身发展的成功,不发“顶刊”又如何?

对于海南师范大学官微删文后重发一事,中国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章表示,无论这种做法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出于自身反思,我们都希望有一天高校能破除固有思维里的“顶刊”迷信,回归实事求是的理性与审慎,重拾大学本该有的理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东海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hangzhan.com/4614.html

(0)
东海网的头像东海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午3:09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午3:10

相关推荐

  • 超50家银行宣布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优化服务与风险管理成为关键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业务调整。多家银行宣布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截至2025年4月,已有超过50家银行宣布暂停或调整无卡存取款服务,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中小银行。这些银行的调整主要出于优化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加强风险管理的考虑。   一、无卡存取款业务的局限性与风险隐患   …

    2025年4月6日
    2300
  • 美国特使:乌克兰可能会被分区驻军 被指“二战德国模式”重演

    2025年4月15日,美国乌克兰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提出的分区驻军和平方案持续引发国际震动。该方案建议将乌克兰划分为多个控制区,由英国、法国军队驻扎西部,俄罗斯军队控制东部,并设立非军事缓冲区,试图效仿二战后德国柏林的占领模式。然而,这一提议因涉及主权让渡、大国博弈及历史类比争议,遭到多方强烈质疑。   提议核心:效仿柏林模式,美国不派兵   …

    2025年4月15日
    1600
  • 美国国安局局长遭解职,有极右人士称系因其“对特朗普不忠”

    3月26日,蒂莫西·霍在国会山举行的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讲话。 据央视新闻报道,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蒂莫西·霍(Timothy Haugh)和副局长被解职。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极右翼人士劳拉·卢默2日在白宫与特朗普会面时,向后者表示这些人对特朗普“不忠诚”,她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就是他们被解职的原因。” 目前尚不清楚…

    2025年4月4日
    2200
  • 大S好友怒斥杨丞琳忘恩负义,揭露其早年争议行为及近期态度转变

    近日,中国台湾省娱乐圈掀起了一场关于杨丞琳的舆论风波。杨丞琳的好友兼精神领袖Makiyo(川岛茉树代)在公开场合怒斥杨丞琳忘恩负义,并详细揭露了她早年争议行为以及近期态度的转变。   据Makiyo透露,杨丞琳在出道初期便因其直言不讳的性格而备受关注,但同时也因多次发表轻蔑言论而引发争议。例如,她在演唱会上公开侮辱河南人,称其爱骗人,这一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2025年4月29日
    1100
  • 魔都眼|买买买,老铺黄金新店开业被挤爆:有人排队5小时

    2025年5月1日,老铺黄金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店正式开市,这也是继豫园店后老铺黄金在上海的第二家门店,也是老铺黄金在上海高端商圈的首店。 2025年5月1日,老铺黄金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店正式开市,店门口排队等候的顾客。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上午10时30分,澎湃新闻记者现场看到,老铺黄金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甚至连店铺外面商场走廊都排起了长队。还有不少顾客…

    2025年5月1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