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外骨骼黑科技让护工秒变超人

在上海一家社区看护中心,一位护工穿戴上腰部外骨骼,轻而易举地将患脑瘫的老人抬上病床。

设备自重3.5kg,穿脱仅需要20秒至30秒。背上它,宛如给人体注入“超能力”——提重物助力30公斤,综合减负60%以上。类似功能的外骨骼,在工业领域已成熟应用,但进入社区还不到一年时间。

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外骨骼黑科技让护工秒变超人

上海一家社区看护中心护工使用储能腰部外骨骼将老人抬上床 受访者供图

“未来养老100%靠机器人”“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家庭”……近期,“机器人养老”话题频上热搜,而真实世界中,人工智能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顺利吗?

上观新闻记者走访了企业、养老院与社区,探询科幻照进现实的产业现状。

“人机共生”的新起点

将外骨骼机器人的落地场景,从工业逐步拓展至养老等民用场景,是傲鲨智能今年的目标。

除了辅助护工搬动行动不便的老人,外骨骼机器人还能帮助老人行走。

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外骨骼黑科技让护工秒变超人

上海一家社区看护中心脑梗患者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行走 受访者供图

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介绍,某种程度上,外骨骼机器人不仅是机械功能的载体,更是人机共生的物理媒介,用钢铁和代码重新定义人类能力的边界。

过去,傲鲨的产品主要应用在装备制造、航空物流、能源、矿山等工业场景。“相对于民用而言,工业对成本的容忍度更高,产品形态可以没那么小。”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告诉记者,因为成本的关系,目前傲鲨的外骨骼机器人还没有正式针对C端(个人用户)的产品,而是选择和养老机构或社区合作。

比傲鲨更早进入社区的傅利叶,是最早一批与上海社区医院合作老年人康复的AI企业。

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外骨骼黑科技让护工秒变超人

康复治疗区里傅利叶下肢康复机器人 李珺瑶摄

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外骨骼黑科技让护工秒变超人

傅利叶下肢康复机器人使用说明 李珺瑶摄

傅利叶的康复机器人扮演辅助治疗的角色,使用必须由治疗师在场。2022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85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傅利叶的智能“全周期覆盖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在三级综合医院、二级或康复专科医院等为全市数十家社区康复中心应用。

不过,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在社区中使用的频率并不高。金桥社区服务中心的一位治疗师告诉记者,一是使用有门槛,“老人或多或少有些视力的问题,和机器互动、看屏幕做游戏对他们来说有点费劲,”另外,傅利叶设备的长处是服务如肢体瘫痪的重症患者,但这样的患者很少会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从目前来看,“机器人养老”远没有想象中普及,购买者目前还是B端(企业或机构)为主。而且,在管理政策上,像外骨骼这样的“机器人养老”设备还是属于“医疗器械”,需要获得械字号才能售卖,整个周期需要3至5年,软硬件修改起来也需要层层审核。

“机器人最终需求还是落到个人用户,”张华说,他们对未来产品的定位是“养老辅具”,能以小家电的形式走向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傲鲨正在探索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共享租赁投放”,老人在小区里看到共享橱柜,可以自行选择付费使用。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机器人能帮人多少?帮到什么程度?在技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答案。像傅利叶、傲鲨等人工智能企业扮演的,正是“寻路者”的角色。

今年各种爆火的机器人相关新闻,也让普通老百姓对原本遥远的AI,有了很多想象。对于老年人来说,期待中的人工智能产品是什么样的呢?

上观新闻记者发放了一份70位老人参与的调查问卷,当问及智能养老产品的接触度,有57%的老人表示,对“智能养老产品”没有概念。不过,当记者提到“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常见产品时,大部分老人都瞬间明白,频频点头。

记者让老年人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愿消费的智能养老商品,答案中生活辅助类(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生活辅助机器人、自动清洁设备)选择的人最多。其次是健康监测类,其中智能可穿戴设备、慢病管理设备、医疗设备、康复训练设备分别有58.6%、48.6%、38.6%、24.3%的人选择。

这说明,现实与理想中的AI养老产品,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在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看来,“在人工智能刚进入大家视野的时候,大家会比较理想主义,想得比较美好。”但目前人工智能产品还只能辅助人类去实现目的,比如,目前外骨骼机器人还做不到让瘫痪的人自如地行走,但除了辅助行走,还可以给社区看护中心的养老护工佩戴,助力他们搬运老人上床,解决腰部代偿的问题。去年四月开始,傲鲨智能陆续和上海几家社区看护中心进行了尝试合作,效果还不错。

张华说,“在老龄化趋势下,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社会对人的机能代偿的一些诉求。帮助老人增强身体机能,思路可以更开阔些,今后我们还会结合AI大模型,适配更多功能。”

目前,傲鲨智能“千元级外骨骼”已将成本降至消费级(6900元起),预计今年或将有标准产品进入3C市场。

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外骨骼黑科技让护工秒变超人

傲鲨智能公司一隅 李珺瑶摄

而成功推出国内首台外骨骼机器人的傅利叶,也已转换赛道,致力于人形机器人通用领域实现突破,自主研发的GR-2机器人所搭载的新一代灵巧手,复刻人手外形及尺寸,同时最大限度模拟人手的自然运动,能实时感知抓握力度,调整抓取策略,实现对不同形状、材质、重量物体的精准力控抓取。

可以想象,当技术成熟以后,我们调查中老人期待的“生活辅助类”功能,可能一台机器人就能满足。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描绘了这样的场景:“想象一下,未来如果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款人形机器人,当你想为远方的父母做一桌饭菜时,只要戴上虚拟现实头盔与机器人‘同步’,就能远程遥控它完成一桌饭菜。”

突破需要多元助力

许多业内人士用“爆发的前夜”来形容养老机器人的发展,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养老机器人需要突破从想象到实用的藩篱,不能仅仅依赖技术的单兵突进。

张华告诉记者,傲鲨智能目前在和各种类型的企业洽谈合作扩展业务形态。

傲鲨计划与杭州六小龙加强脑科技合作,研究如何通过脑电信号去控制肢体的一些行为动作。“人的关节功能性代偿是机器人无法帮忙的。比如,‘教会手怎么去做运动训练’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这就需要脑电的参与。”张华说。

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外骨骼黑科技让护工秒变超人

在华南科技大学,脑机接口产品与傲鲨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的“二次开发” 受访者供图

而在基础硬件发展足够成熟之后,人工智能企业需要对外开放“二次开发”,即根据现有基础模型或技术框架,进行深度优化和功能扩展的开发。“我们构建底层架构,合作方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开发,我们给他们开源。”张华说。

而再智能的养老机器人,也仅是一台终端设备,只有与大数据平台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养老服务的“人性化”与“安全化”。近期中国联通与傲鲨智能合作,希望将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家庭生态中的一环,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生态圈。张华透露,该项目正在杨浦区的一个街道做试点。

傅利叶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形机器人作为企业目前的核心业务,已与多家头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二次研发合作。

随着高校、研究机构和医院、社区等使用场景的参与,人工智能的更多样场景被开发出来,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被激发。放眼未来,人工智能帮助养老是大势所趋。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养老,要让更多元的力量参与进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东海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hangzhan.com/5462.html

(0)
东海网的头像东海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午4:56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午5:04

相关推荐

  • 一家三口被撞身亡,肇事者父亲称是天灾 案件明日开庭

    2024年10月,江西景德镇,20岁的廖某某和女友在车中发生争吵后,车辆时速达128公里每小时,造成一家三口无辜殒命,其中包括一名不满周岁的婴儿,2025年4月15日该案即将开庭。 去世夫妻母亲胡女士表示,因为孩子一家三口的去世,现在她和爱人有重度抑郁症和创伤性应激障碍,每天最多睡两个小时。他们不仅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还有来自肇事者父亲廖先生态度上的…

    2025年4月14日
    1200
  • 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清明时节雨纷纷,慎终追远情绵绵。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英烈精神,践行绿色文明理念,4月3日,华龙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上午,检察干警化身文明新风倡导者,走进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绿色清明润心田”活动。干警们向过往群众发放“移风易俗、绿色清明”倡议书并向群众开…

    2025年4月8日
    2100
  • 全城爱心接力,延津县走失妇女终与家人团圆

    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通讯员 范楠 3月27日傍晚,延津县文岩街道文岩村上演了一场感人的爱心接力。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村道上,村干部高军丽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位神情紧张、面露痛苦的妇女。这位妇女因迷失归途而手足无措,腿部的疼痛更是让她寸步难行。 “大姐,您别着急,先喝口水。”高军丽立即上前安慰,其他村干部也纷纷围拢过来。然而,这位妇女由于过度紧张,无法清楚表达自…

    2025年3月30日
    3400
  • 别让现代化教学困在一块电子屏里丨中听

    评论员 陈柯旭 近日,据九派新闻,“网友建议学校取消电子屏教学”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认为,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更加高效便捷的传授知识,但是也有人提出质疑,会不会对学生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不可否认,电子屏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们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仅会造成用眼疲劳,加重近视的风险,而且课件上丰富多彩的动态元素,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但也会分散注意力,导致…

    2025年4月16日
    2200
  • 超3万人参与 洛阳牡丹文化节“全城碰好运”活动出圈

    大象新闻记者 李莉 张迪驰 清明假期期间,河南旅游热度位列全国前列,而洛阳凭借满城盛放的牡丹与创新互动玩法,成为游客“赏花+打卡”的热门目的地。其中,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支付宝推出的“全城碰好运”城市打卡寻宝活动,更是成为今年洛阳旅游的一个亮点。 4月7日,大象新闻记者从支付宝了解到,自4月1日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以来,已有超3万人次参与活动。龙门石窟、…

    2025年4月7日
    2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