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执政联盟失利有两大原因 物价高涨与政策乏力
日本执政联盟失利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物价高涨导致的民生压力增大,民众对稳定物价、改善生活的期待未能得到满足;二是政策乏力,政府推行的政策未能有效应对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未能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过半席位,无法维持参议院多数。首相石破茂在记者会上表示,他将继续担任首相,并且目前无意扩大执政联盟。
日本媒体指出,本次选举结果可能成为左右日本政局走向的分水岭。执政联盟失利的原因主要在于民众对物价高涨的不满、政府应对政策乏力,以及传统政党形象老化等导致的选民流失。自2022年以来,日本人均实际工资水平持续下滑,家庭购买力显著缩水。在此背景下,在野党的“减免消费税”和“废除汽油暂定税率”等民生政策显得更具吸引力。
对于此次失利,石破茂表示歉意,并提到政治改革和物价上涨等问题。他表示将尽快进行分析。石破茂选择留任的重要考量是日美关税谈判正处于最后关键阶段。此外,从制度层面来看,参议院选举不涉及“首相指名选举”,因此短期内其首相之位得以维持。
尽管石破茂暂时得以留任,但执政联盟已在参众两院均失去多数席位,政权基础明显动摇,执政局面趋于复杂。今年秋季即将召集的临时国会将成为对石破内阁的重大考验。若无法争取在野党支持,预算案恐将遭搁置,施政会陷入实质性停滞。
石破茂表示,今后的执政道路充满“荆棘”,将更为细致地与其他政党进行讨论。他还表示,自民党将继续与公明党联合执政,目前无意扩大执政联盟。然而,现实并不乐观。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国民民主党等主要在野党均明确或间接表示,当前暂不考虑与自公联盟联合执政。
与此同时,石破茂在党内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有媒体披露,自民党内部已开始就是否更换总裁、人事调整展开讨论。相关动向被认为将取决于日美关税谈判的进展,以及执政党能否在关键议题上与在野党形成合作。在外交、内政、党内三重压力下,石破内阁从中长期来看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执政前景充满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