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大学未录取 通知备注“总分低” 招生透明化引讨论
云南大学未录取通知中备注“总分低”,引发对招生透明化的讨论,这一事件反映了高校招生过程中对于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问题,有人认为此举有助于考生了解自身不足,但也有人提出应更全面地评估考生能力,避免单一分数成为评价标准,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教育公平性的思考。
云南大学未录取 通知备注“总分低” 招生透明化引讨论。高考招录期间,一位网友晒出动态称自己填报了云南大学但未被录取,系统显示校方备注为“总分低,录取额满”。该网友在动态中表示:“不要我就不要我,何苦要加这几个字羞辱‘本宫’。”不过她随后解释说,发布截图并非真的不满,而是在玩梗。
云南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对此回应称,“总分低”的备注是今年开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让填报考生直观了解未被录取的原因。往年,未被录取的考生不会看到相关备注。
根据云南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章程,学校会根据不同省份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对于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则控制在120%以内。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进行专业录取,不设专业级差。这意味着高校会从高到低排序后依次按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总分低,录取额满”这样的备注较为常见。以云南大学为例,在每个省份的各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招生人数限制。当报考某专业的考生人数超出计划数时,高校会按照一定标准筛选,通常选择总分较高的考生直至达到招生计划数。那些总分相对较低的考生就会面临未被录取的情况。
虽然看到这样直白的备注,考生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这其实也给考生提供了清晰的反馈。与以往不知具体原因相比,如今明确知晓是因为总分低,考生能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成绩在报考群体中的位置。这对于后续选择,无论是考虑征集志愿还是未来复读,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使他们在后续规划中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