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淇淋滞销 5毛冰棍越卖越亏 清凉经济变局
随着气温升高,冰淇淋市场本应迎来旺季,然而当前却出现了冰淇淋滞销的现象,传统的五毛冰棍也面临着越卖越亏的困境,这一变化使得原本繁荣的清凉经济面临变局,面对市场的新形势,冰淇淋行业需要重新审视市场需求和营销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以适应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和购买行为的变化。
冰淇淋滞销 5毛冰棍越卖越亏 清凉经济变局!天气越来越热,但冰淇淋和雪糕已不再是人们解暑的首选。如今,冰杯和外卖平台上“0元购”的现制饮品更受欢迎,而甜腻的雪糕与冰淇淋似乎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两年前,钟薛高一根雪糕卖到66元的现象已经过去,但“雪糕刺客”的概念仍然让人心有余悸。相比之下,便利店里5毛钱的老冰棍成了销冠,店主却因利润微薄而发愁。同时,高端市场中的Gelato,单球价格在30元至50元之间,尽管口感和健康成分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但终究是少数人的选择。
林兆生活在济南,今年夏天她发现购买冰淇淋和雪糕的次数明显减少。她在超市挑选时,偶尔会因为好奇尝试高价新品,但整体上对冰淇淋的态度变得保守。天津便利店店主于小敏也感受到消费者的冷淡,她的店里一米二长的冰柜里,很多雪糕和冰淇淋都卖不动。她发现,比起雪糕,店里的冷饮和冰杯更受欢迎。老冰棍以5毛钱的价格成为小店的销冠,但每卖出一根,于小敏只能赚1毛钱。
在北京经营雪糕批发店的李元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的店铺位于天通苑附近,虽然客流量可观,但实际销售额并不理想。他注意到,顾客更倾向于选择低价且健康的雪糕。周明在深圳工作,去年体检后开始注意饮食,减少了每周吃雪糕的次数,尤其是含糖量高的产品。
根据业内人士反映,受天气、库存、购买力等因素影响,我国冰淇淋市场自2023年起出现放缓迹象,进入“质价比”时代。今年冰淇淋新品价格普遍在5元以下,集中在1元到3元的价格带。贵价冰品难卖,低价冰品又难以盈利,这使得许多从业者感到困扰。
消费者对雪糕和冰淇淋的看法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冰饮料来解渴,而不是糖分较高的冰淇淋。即使选购冰淇淋,他们也更倾向于成分干净或更小支的产品。例如,北京国贸白领萧青夏天常囤盒马的迷你生牛乳雪糕,不甜且适合小孩食用。
此外,外卖平台上的促销活动进一步冲击了传统零售渠道。白领王琪在外卖平台上利用大额红包和限时秒杀,以优惠价格购买雪糕。成都博主郑开心也通过外卖平台成功薅到羊毛,每天只需花费几块钱就能买到各种品牌奶茶、冰饮和冰淇淋。
国内外冰淇淋品牌正遭遇不同程度的停滞。蒙牛和伊利的冷饮收入分别下降了14.1%和18.4%。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也陷入困境,门店数量减少,并用低价咖啡引流。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各大品牌纷纷寻找新策略。跨界联名成为一种趋势,如伊利巧乐兹与哈利·波特联名,可爱多与三丽鸥合作等。国产冰淇淋品牌“野人先生”则凭借Gelato逆势增长,主打更低脂肪含量和更绵密口感,尽管单价较高,但在一线城市中仍有一定市场。
然而,即便如此,价格仍是消费者心中的一根刺。青山在上海夜市贩售Gelato时发现,尽管定价较低,但仍难以吸引大量顾客。他认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冰品更多是一种情绪食物,性价比成为重要考量因素。最终,青山决定停止夜市摊位,转而在客户群中贩售家庭装Gelato。
面对市场的变化,李元也准备将自己的小店上线外卖平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那些难卖的贵价雪糕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