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电动自行车国标9月1日实施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版电动自行车国标将于9月1日实施,这将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企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益,这也将促进电动自行车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行业持续发展,为环保出行提供更多选择,预计该标准的实施将对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部署,推动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实施,加快优质电动自行车产品市场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该意见从严格电动自行车生产管理、认证管理、销售监督、登记管理、老旧车辆更新换代、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七个方面作出部署,旨在推动电动自行车全产业链各环节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和适配,形成适应新标准要求的产业生态和监管模式。
意见的实施将对电动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它帮助生产企业充分理解《技术规范》要求,尽早推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并提出认证委托,加快新产品量产上市,同时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及时消化不符合新标准的库存车辆。此外,意见还强调加快检测认证环节调整,指导检测认证机构及时按照《技术规范》开展能力建设,细化相关程序和要求,强化检测认证与生产环节的衔接,满足新标准产品检测认证需求。意见还要求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不按强制性国家标准生产、非法篡改等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果。在登记上牌方面,意见要求严格审查发票、产品合格证和CCC认证证书等证明、凭证,杜绝为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办理电动自行车牌证的现象。意见还鼓励消费者淘汰更新不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换购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生产的符合《技术规范》的新产品。最后,意见强调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明确各方职责分工,巩固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成效,共同推进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部署,持续推进意见实施,强化跟踪问效,保障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有效供给,切实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实现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