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闰六月来了 本世纪有6次 历法现象揭秘
本世纪将迎来罕见的闰六月现象,共有六次,这一现象涉及历法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闰六月的出现与天文现象和历法制定有关,对于了解历史文化和天文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揭秘,带领读者了解闰六月的来历、影响以及在本世纪出现的次数。
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7月24日是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而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兼顾了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月以朔望月为准,平均长度为29.53天。累积12个朔望月即一个农历年,长度为354天或355天,与一个回归年(365.24天)相差约11天。如果长期累积下去,会导致农历年的月份与季节无法对应,甚至出现寒暑颠倒的现象。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置闰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平均长度基本相符。置闰的规则基于二十四节气,每个农历月都应有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中不包含中气,就作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今年7月22日是中气大暑,下一个中气处暑在8月23日。这期间的7月25日至8月22日的农历月中只有一个节气立秋,没有中气,因此这个农历月被定为闰月,称为“闰六月”,共29天。
杨婧表示,闰六月并不罕见,本世纪这100年里共有六次,分别是2017年、2025年、2036年、2055年、2074年和2093年。她还强调,闰六月只是一种正常的历法现象,与气候异常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