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佛山基孔肯雅热收治医院 在院患者均为轻症
近日探访了佛山的基孔肯雅热收治医院,了解到目前医院在院的患者均为轻症,这些患者病情稳定,正在接受医院的专业治疗,该医院作为收治基孔肯雅热患者的专门机构,一直在积极开展救治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广东省佛山市最新通报,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为应对疫情,佛山市多个区县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公众积极行动,及时清除蚊虫,杀灭成蚊。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种疾病。该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播。预防的关键在于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2010年,广东首次报告了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蚊媒传播病例,此后在云南、福建也有类似事件发生,但传播规模较小,未发生大规模本地传播。
疫情发生后,广东佛山启动应急响应统筹医疗资源。顺德区乐从医院是当地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机构中患者最多的一家,现有400多名患者在院治疗。医院专门腾出病区并加装了多项防蚊措施,如病房病床均配蚊帐。佛山市指定53家定点收治医院,已备好3600多张防蚊隔离床位并做好扩容准备,目前在院患者均为轻症,无重症病例。佛山市新增35家医院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储备了充足的检测试剂,并培训了医务人员。疑似病例核酸检测阳性后均留院治疗,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
医生介绍,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三个症状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采取的是对症治疗,比如使用退烧、缓解疼痛的药物。感染的最大特点是伴随着明显的关节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基孔肯雅热关节疼痛主要发生在手掌、手指、腕关节、踝关节等小关节,以肿痛为主,大关节较少累及。患者回家后可服用止痛药缓解,后续正研究是否会出现关节长时间疼痛问题。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是首例基孔肯雅热报告社区,已累计报告230多例感染病例。当地疾控部门初报时即确立为疫点并立刻采取防控措施,目前这里已降为低风险疫点地区。腾冲社区现有居民3600多人,居住密度较大。专业灭蚊队伍每天在蚊虫活动的早晚高峰时段对外环境及民居内重点场所灭杀成蚊,并向居民发放喷壶、蚊香等室内灭蚊产品,同时清理蚊幼孳生地水体和垃圾废物以消除成蚊藏匿处。目前,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基本未受影响。
佛山市所有出现病例的村镇均被确定为疫点地区,疾控部门根据蚊媒密度指数将其分为高、中、低风险地区。各村镇社区按“一村一策、精准处置”原则,围绕成蚊快速灭杀、环境卫生整治、蚊子孳生地清理三个重点,采取差异化措施。佛山市疾控部门的监测显示,目前90%的疫点村居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为了确保不再出现反弹,已经降为中低风险的疫点地区,灭蚊灯相关措施并未削减。国家疾控局和广东省卫健委日前都派出了专家组到佛山市指导和参与疫情防控。疾控部门以及专家评估认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切断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