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史上最贵光刻机、30亿/台!中国被卡脖,ASML表态:中国买不到

访客 2025-07-25 14:46:54 6860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之一,而全球最昂贵的光刻机价格高达数十亿,中国在这一领域被卡脖子,无法购买到最先进的设备,荷兰公司ASML曾表态称,中国无法购买其先进光刻机,尽管如此,中国仍在努力自主研发光刻机技术,以实现自主创新和国家安全。

都知道,光刻机的价格很昂贵,便宜点的要几千万,贵的则过亿了。但最近,全球光刻机霸主ASML扔下一颗“核弹”——第二代High-NA EUV光刻机EXE:5200B正式出货,这台重达150吨的顶尖设备,刷新了“史上最贵光刻机”记录,单台的售价达到了3.4亿美元,约合30亿元/台,和前一代相比,价格直接翻了一倍!



既然已经出货了,那么第一个买家是不是还是台积电呢?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台买家是美国英特尔公司!台积电、三星这次也只能“旁观”了。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有机会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ASML公司已经表态了,由于中国被美“卡脖子”了,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这台世界顶尖的光刻机设备!这场光刻机大战的背后,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一场全球芯片霸权争夺战。



这台机器有多牛?体积更大、精密度、分辨率更高且价格更昂贵。据官方透露,重达150吨的“巨兽”,光运输过程就需要多达40个集装箱。而且运输到目的地后,安装和调试就需要花费半年的时间。英特尔之所以会成为全球第一个买家,是因为它早在2022年就已经抢先出手了。



都知道,英特尔在芯片制造工艺方面,已经落后于台积电和三星,再加上美禁令的限制,使得英特尔的业绩暴跌,经营状况堪忧。同时,英特尔又承担了“振兴美芯片制造业”的重任,多重压力之下,不得不寻找一条捷径。所以说,抢先一步拿到这台“史上最贵光刻机”,就是英特尔的一场“豪赌”,成败在此一举。



按照英特尔的计划,2027年,就可以使用这台机器,量产14A工艺的芯片,14A工艺就相当于1.4nm工艺。而2028年,就能实现大规模生产,性能提升20%。而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甚至放话:“我们要在2025年重回芯片制造第一!”由此可见,英特尔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但问题是——台积电和三星会坐以待毙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不可否认,光刻机在芯片制造领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设备顶尖,工艺落后,能成事吗?这个问题需要画一个大问号。照理说,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都有优先购买权,台积电、三星为何不着急入手这台设备呢?



说实在的,这台设备的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就算是台积电和三星,也没有选择轻易出手。毕竟上一代的设备,再加上工艺优化和升级,也完全可以实现2nm甚至更高的制程效果,台积电是有技术在手,一点也不慌!



而三星呢?则聚焦2nm高端芯片领域,它花了大价钱,砸了5000亿韩元,押注在了EXE:5000光刻机上,这台设备可以助力三星在2nm市场上,实现对台积电的反超。可以看到,这三大芯片制造巨头,各有各的计划,各有各的盘算,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



至于中国为何买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绕不开“禁令”二字。此前中芯国际购入的EUV光刻机就无法交付,更别说这台最顶尖的EUV光刻机了,说白了就是,美国不让卖,多少钱都买不到。



早在2018年,美国就已经对中国进行了光刻机的断供打压。起初ASML公司只是被要求禁止EUV光刻机的对华出口。但到了2023年,禁令再次升级,连DUV光刻机都被限制了。荷兰方面也公开表态,和美的政策保持一致。作为荷兰的一家企业,ASML公司的态度,或无奈或自愿,也只能按照规则执行。



尽管中国拿不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ASML公司也没有放弃中国市场,而是想方设法的不违背禁令,继续向华出口。2024年,中国买了多少光刻机?答案是70亿欧元,贡献了ASML公司约36%的DUV光刻机份额。



可能有人不理解,拿不到最顶尖的设备,买这么多“过时”的设备有用吗?这次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国被卡脖子后,就确定了“自主突破+成熟制程突围”的两步走策略,一方面通过购入DUV光刻机进行拆解研究,加速国产光刻机的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则押注成熟制程领域,提升国产成熟工艺芯片的自给率。



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国也收获了一些成果。尤其成熟制程疯狂扩产,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1594亿美元,增长17.4%。而中芯国际等厂商28nm以上成熟制程产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超越了台积电。且上海微电子的28nm DUV光刻机也即将量产。虽然短期内追不上ASML,但中国正在用成熟制程赚钱,再用赚的钱砸研发,这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要承认,和ASML公司之间存在很大的技术差距,芯片制造水平也落后了不少!但这场光刻机大战才刚刚开始,谁能掌握下一代技术,谁就能控制未来10年的芯片霸权。对中国来说,要么突破,要么被永远锁死,背水一战,没有退路了!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