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个海港口岸国际中转区启用 提升中转效率与旅客体验
中国首个海港口岸国际中转区启用,旨在提高中转效率和旅客体验,这一举措将促进国际物流中转的便利化,缩短货物转运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对于旅客而言,更加便捷的中转服务将大大提升旅行体验,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此举有望为中国港口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7月26日,10名国际旅客搭乘港澳来往深圳蛇口高速客船抵达蛇口邮轮母港后,无需办理传统出入境手续,直接通过国际中转区免签换乘,快速登上“招商伊敦”号邮轮,前往越南。这标志着中国首个海港口岸旅客国际中转区正式启用。
吴向东表示,旅客国际中转区在机场口岸并不少见,但在海港客运口岸尚属首次。该国际中转区启用后,港澳高速客船或国际邮轮旅客到达蛇口邮轮母港即可在国际中转区免签换乘。原有的检票、安检等8个环节精简为4个环节,中转时间由原来的最长2.5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步行距离也减少了40%,大幅提升了旅客体验。
姜成峰提到,国际中转区启用后将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不断优化业务操作规范及应急处置预案,持续提升中转效率。王晓晨介绍,国际中转区的启用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旅客经深圳中转,提升蛇口邮轮母港作为亚太枢纽港的竞争力,助推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建设。此外,中转便利也有助于激活邮轮产业链,增加国际邮轮停靠航次及旅客量,提升消费规模,巩固深圳在邮轮市场的核心地位。
今年,深圳邮轮产业发展迅速,“爱达·地中海”号、“鼓浪屿”号、“太平洋世界”号等国际邮轮相继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