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关节痛到弯腰?基孔病毒杀到!宝宝孕妈如何安全防蚊? 清积水防叮咬早治疗

访客 2025-07-27 15:31:12 72680
针对关节痛到弯腰的症状,基孔病毒威胁不容忽视,对于宝宝和孕妈等特殊人群,如何安全防蚊成为关键,建议采取清除积水等蚊虫滋生环境,避免蚊虫叮咬的措施,并及时治疗已出现的病症,以保障健康。

最近,确诊超过3000例基孔肯雅热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网友表示对这种疾病感到陌生。其实,基孔肯雅热已在非洲、东南亚等地流行多年,如今通过蚊虫叮咬逐渐逼近我们的生活。

“基孔肯雅”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弯曲”,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痛而蜷缩身体的症状。这种病毒在全球119个国家传播,从非洲到东南亚再到美洲,其传播速度比登革热快2-3倍,潜伏期仅2-7天。症状包括高烧、关节痛和皮疹,尤其是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的疼痛非常严重,让人难以活动。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些蚊子白天活动频繁,尤其在上午7-9点和傍晚4-6点最为活跃。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其体内增殖10天,再通过叮咬健康人传播。积水是蚊子繁殖的重要场所,家中花瓶、轮胎、空调托盘等积水未及时清理,可能导致蚊虫数量激增,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佛山市疾控中心发现,疫情高发区域的居民家中80%存在积水未清理的情况,清除积水可以有效切断传播链。关节痛到弯腰?基孔病毒杀到!宝宝孕妈如何安全防蚊? 清积水防叮咬早治疗

基孔肯雅热初期症状与感冒或流感相似,但随着病情发展,其特征会逐渐显现。急性期常见症状包括高烧(体温可达39℃)、寒战、头痛、恶心、皮疹(躯干、四肢伸侧出现红斑或紫癜)和剧痛的关节痛。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脑炎、心肌炎甚至出血导致死亡。恢复期内,约20%的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关节疼痛。

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痛和皮疹,并且近期去过疫区,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诊断时需注意血常规、影像检查和抗体检测可能带来的误判。目前,RT-PCR检测能在发病1周内精准识别病毒RNA,但普及率不足。建议疑似患者同时进行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三项联检。


目前没有特效药治疗基孔肯雅热,但科学护理能显著缩短病程。退热止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和关节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和头部冷敷也有帮助,但禁用酒精降温。多喝水防止脱水,卧床休息减少关节负担。对于重症患者,如出现出血或脑炎,应立即住院接受输液、止血或抗炎治疗。康复期间,关节疼痛持续者可尝试热敷、按摩或中医理疗。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定期清理家庭和社区中的积水,疏通排水沟,处理储水容器,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液,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挂蚊帐,使用电蚊拍或灭蚊灯。特别要注意的是,伊蚊白天叮咬频繁,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护,尤其是上午和傍晚。疫区归来人员应在14天内每日监测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应立即就医。儿童和老人免疫力较弱,需格外关注,出现症状及时送医。只要做到清积水、防叮咬、早治疗,就能有效避开基孔肯雅热的威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