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万的雕像被严重损坏快递说只赔500 保价理赔难题凸显
雕像严重受损,快递公司仅愿意赔偿500元,引发关于保价理赔的争议,凸显出现行快递保价制度存在的难题,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期待与实际保障之间存在差距,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呼吁完善快递保价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
快递服务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业务量的激增和邮寄物品的多样化,快递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存在损坏和丢失的风险,由此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比如“万元电脑运输损坏保价两千只赔两百”等话题曾多次登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不少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是:支付了保价费后,货物在运输途中损毁或丢失,快递公司的赔偿金额远低于保价额或实际价值。这种“保了少赔、不保不赔”的现象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如何优化定损和举证规则,破解快递理赔困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月7日,上海的吴女士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卖出一架古筝,成交价为150元。寄出时她拍了照片录了视频,并保价500元。然而,买家收货后发现纸板破损,导致古筝琴弦断裂,琴面也有破损。吴女士与快递公司沟通理赔事宜,起初客服回复只赔30元,投诉后改口赔付涉案金额的30%,即45元。双方无法就赔付金额达成一致,吴女士认为保价形同虚设。
辽宁鞍山的胡先生快递了一件价值上万元的限量收藏版雕像,成交价格1万元,保价9000元。到货签收时,他发现雕像的重要部件严重破碎且不可修复。快递客服答复只能赔偿500元,这让胡先生无法接受。目前胡先生正在考虑是否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多达上万条,涉及金额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物品种类也较为多元化。如何举证定损是消费者和快递公司出现纠纷时的焦点问题。一位快递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示,快递公司一般委托第三方保险公司对物品进行保价,举证定损最为复杂,涉及环节多,监控调取难。即使客户未保价,如果出现遗失也会进行一定的赔偿。
通过梳理多家快递公司理赔规则,记者注意到,大都会在理赔标准中明确“将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足额赔偿,最高不超过保价金额”。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表示,快递业存在运输物品范围广、服务场景多、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等特点,目前快递业对保价物品的定损规则尚不完善,具体操作存在诸多难题。赵国君还指出,快递企业还需在企业管理、员工能力、全流程可追溯等方面加强建设,相关保障体系越细化,后续保价与实际价值的匹配度才能更好,运输过程中的运损风险和隐患才能有效降低。
消费者对“保价”的理解是快件出现损毁情况,快递企业就应当按照保价金额进行赔偿。而快递企业的“保价”规则往往是实际赔偿时要根据快件的损毁情况确定具体金额,最高不超过保价金额。乔烽长期从事邮政业法律实务,他表示,保价是保险的一类,但与大众所熟悉的保险不同,保价赔偿完全由快递企业从已收取的保价款中支付,依靠企业自筹明显来源不足。乔烽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估,优化定损和举证规则,加强技术监控、强化监管与行业自律。此外,提醒选择保价的消费者,快递保价不等于100%理赔。邮寄贵重物品,应按实际价值选择保价服务,切勿因节省保价费用而低估申报。一旦发生纠纷,留存的影像资料与单据将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核心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