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北京密云85岁老人谈突发洪水 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访客 2025-07-28 18:15:48 43491
北京密云一位85岁的老人谈到了突发的洪水,他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水势,洪水来势汹汹,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老人的话语简短却充满了紧迫感,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需要更加重视防洪抗灾工作。

7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北京市密云区西北部突遭强降雨侵袭,局部降雨量突破3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等级。强降雨导致石城镇、冯家峪镇及不老屯镇部分地区交通中断、电力设施受损。位于石城镇的张家坟村也未能幸免,全村陷入断水断电的困境,近百名游客滞留,村干部连夜组织360余人安全撤离,场面紧张却井然有序。

“我家老太太都85岁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张家坟村村民崔女士如此感慨。作为村中一名经营民宿长达15年的资深从业者,崔女士对每年汛期早有心理准备。她表示,自7月19日进入主汛期以来,村民微信群便频繁转发雨情预警。防汛成为村里的头等大事,不少民宿在收到管理人员通知后已主动暂停接待游客。崔女士也提前储备了蜡烛、压缩饼干等应急物资。

由于周边景区早在暴雨前两日陆续封闭,崔女士原本接待的33名游客中已有25人提前离开,剩余的8人因突如其来的暴雨被困村中。当日下午,崔女士从密云城区回村查看民宿情况,见天色尚早便又驾车返城。她回忆:“当时山上原本干涸的地方也变成了瀑布,水像倒下一样。”

傍晚六点,民宿群中传来求助消息,有民宿院落被山洪倒灌,村民四处寻找沙袋加固防线。至次日凌晨三点,崔女士接到村干部电话,被告知紧急撤离。当时她已返回城区,但仍密切关注群内消息。清晨六点,她看到村民几乎一夜未眠,大家在群里轮流报平安、登记家庭成员情况,井井有条。

崔女士的弟弟仍在村中,清晨五点便致电报平安,说救援车已顺利进入村庄。全村供电系统受损严重,变压器被冲毁、水井塌陷,导致水电全面中断。庆幸的是,崔女士的民宿地处地势较高位置,能容纳六十余人住宿,百余人同时用餐,在此次灾情中被设为临时安置点,为避险的村民和滞留游客提供庇护。

北京密云85岁老人谈突发洪水 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北京密云85岁老人谈突发洪水 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她说:“每次预警升到红色,村民们都会集中到我这儿避险。老人歇着,年轻人择菜、洗碗、煮饭,热菜、凉菜、大锅饭全齐了,谁来都能吃饱。”这种临时大食堂式的避险经验,成了十几年来的村里“传统”。

张家坟村被誉为“民宿村”,全村96户几乎家家开设民宿。另一名老板告诉记者,自己早在上周五便停止接待客人,因此并无滞留游客。她说:“我们这儿的人都很警觉,天气预警连着好几天响,谁还敢留人?”

村干部介绍,从26日下午5点起,部分低洼村民家中已开始进水,随即启动防汛响应,连夜寻找沙袋、组织自救。至27日凌晨12点后,村委会启动人员撤离流程,转移工作持续至凌晨四点半,整个过程惊心动魄却未现混乱。

在转移过程中,村干部亲自带队,有一段原计划前往村委会的路线突遭塌方,只能临时更换线路,将群众疏散至几家地势高的大型民宿中。这些民宿不仅空旷通风,还配有厨具和备用食材,在危机时刻成为村庄最安全、最可靠的避风港。

除三家主要安置点外,还有几家小型民宿及村委会议室也被临时征用,安置游客与村民。据悉,当天上午道路恢复通行后,部分滞留游客自行离村返程。

资料显示,石城镇地处密云西北,毗邻怀柔区与密云水库,境内风景秀丽,坐拥密云天门山、捧河湾等著名旅游资源,是近年来北京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但同时,这里也因靠山临水而成为暴雨时的高风险区域。

这次突如其来的暴雨,不仅考验了张家坟村的防汛机制,也凸显了村民团结互助的精神。从提前预警到紧急撤离,从民宿老板的主动应对到村干部的现场指挥,每个细节都体现出这个村庄应对极端天气的成熟经验和凝聚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