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懂车帝测试争议背后 智驾安全再引热议

访客 2025-07-29 11:56:16 57311
懂车帝测试引发争议,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问题的热议,争议背后凸显了智能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性,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针对此次事件,各方纷纷表达观点,呼吁加强智能驾驶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以确保道路安全和公众利益。

懂车帝测试争议背后 智驾安全再引热议!近日,汽车媒体懂车帝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辅助驾驶真实事故场景模拟的科普实验。该实验涉及15个科目,测试了国内外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在高速和城区道路上的表现。这些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小鹏G6、问界M9等。

实验覆盖了多种场景,如“高速惊现事故车”、“施工路遇卡车”、“消失的前车”等高速道路下的测试,以及“开进大转盘”、“转盘内汇入”、“故障车躲避”等城区道路测试。结果显示,在这15个场景中,测试车辆的平均通过率仅为35.74%。例如,在高速夜间遇施工加卡车场景中,仅47%的测试车辆能安全避让;而在儿童突然冲出过马路场景中,58%的测试车辆能有效刹停。

特斯拉在这次测试中表现突出,其Model X和Model 3在高速场景测试中均成功通过了5项测试,在城市场景测试中,Model X通过了8个项目,Model 3通过了5个项目。这一结果引发了车企对辅助驾驶安全的讨论。

岚图汽车高管邵明峰表示,测试反映了行业在极端场景下仍存在技术瓶颈,如高速避险、感知系统对非标障碍物识别等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特斯拉CEO马斯克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特斯拉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尽管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强调,测试的本意是提醒大家专注路况,安全第一。

一位理想汽车智驾部门的高级工程师指出,单次测试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每台车在测试过程中面临的变量不同。其他汽车企业如智界汽车、AITO汽车、鸿蒙智行也对测试结果保持观望态度。

懂车帝回应称,测试过程中驾驶员并未人为干预方向盘打断车辆变道,而是AEB功能触发后抑制了NCA功能。他们希望通过节目科普,告诉消费者辅助驾驶的安全边界,提醒大家自己才是生命的第一责任人。

此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智驾”系统都还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今年年初,比亚迪推出了多套智驾方案,并在价格上进行竞争。随后,零跑汽车等多家车企也相继推出新的智驾技术。广汽集团宣布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量产并上市销售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乘用车,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小米在第二款车上标配了激光雷达和高性能芯片,以提高车辆在暗光环境下的识别能力。懂车帝的测试揭示了当前智驾行业在高速和城区避险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对非标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有待提升。

为增强车辆的感知能力,一些车企选择增加激光雷达。小鹏则通过提高算力来增强智驾系统的安全性。然而,禾赛科技研发副总裁梁峰认为,加装激光雷达比纯视觉方案更经济有效。

此外,为了增强车辆的近场感知能力,还需要引入对超视距动态信息的多维感知。这包括处理周边动态场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克服传感器性能的物理局限性。专家建议,通过多维视觉融合感知,提前加强对道路信息的补充,有助于提高辅助驾驶的安全下限。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辅助驾驶只能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无法完全规避风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