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近3亿存款悬案新进展 银行反诉引发争议

访客 2025-07-30 08:21:39 87638
近期涉及近3亿存款悬案出现新进展,银行方面采取反诉行动引发广泛争议,此案涉及巨额存款失踪,引起社会关注,银行反诉的细节和动机尚不明确,但已引发法律界和公众的热烈讨论,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具体结果尚待揭晓,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各方,金融安全不容小觑,对于涉及巨额资金的案件,需依法依规,公正处理,存款悬案出现新进展,银行反诉引发争议,案件涉及巨额资金,引发社会关注,金融安全需重视,公正处理成关键。

近3亿存款悬案新进展 银行反诉引发争议!南京科远智慧的全资子公司智慧能投在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存入了3.45亿元定期存款,时间跨度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其中2.95亿元被银行作为第三方企业“南通瑞豪”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担保。由于南通瑞豪无法偿还债务,智慧能投的存款因此无法赎回。

到了2025年7月,科远智慧发布公告称已收到浦发银行南通分行支付的2.31亿元,占争议存款总额的78.3%。这笔款项是根据法院生效判决执行的结果,但剩余约6400万元本金及滞纳金、诉讼费尚未到账。

然而,在同年7月16日,浦发银行以“民事权益造成损害”为由起诉智慧能投,主张存款方与融资方(南通瑞豪)存在关联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这一举动引发了法律界的讨论,多位律师指出该诉讼不符合法定“反诉”的条件,也非重复诉讼。

此次事件的核心争议点包括质押流程的合法性、剩余未返还资金的处理以及类似案件揭示出的行业风险。关于质押程序,用户质疑银行是否履行了必要的核验义务,如法人现场或视频确认等步骤。若银行不能提供存款方明确授权的证据,则可能需承担全额赔偿责任;反之,如果能够证明存款方知情,则责任可能会转移给存款方。

此外,对于尚未返还的6400万元,其是否属于质押担保的实际损失以及迟延履行利息和诉讼费用由谁承担也成为争论焦点。值得注意的是,此案例与2022年发生的工行南宁分行2.5亿存款失踪案有相似之处,即储户存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第三方质押,而银行最初往往试图将责任归咎于个人行为。不过,在工行案中,最终银行被判全责,而在当前案件中,由于银行提起反诉,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该事件还暴露出了银行业在票据业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尤其是在第三方企业资质审核和印鉴核验方面。同时,中小企业面临长时间且高昂的维权成本问题也得到了凸显。

此案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浦发银行能否成功证明存款方与融资方之间存在利益关联,以及监管机构是否会介入调查。如果银行无法证明自身的合规性,则可能需要进一步赔偿并接受监管处罚;反之,如果反诉成立,则将改变以往银行全责的传统司法惯例。无论结果如何,此案都可能促使银行业加强内部风控措施,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