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物质 严打食品安全违规

访客 2025-07-30 08:23:23 53455
近期有酒企被发现向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的物质,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规定,这种行为不仅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相关部门已对此进行严格打击,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于此类违规行为,应严厉惩处,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物质 严打食品安全违规!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多年在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开展“铁拳”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罚没金额达7.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653件。近期通报了五起典型案例。

广东湛江四家冷冻虾仁企业因超限量添加磷酸盐等水分保持剂,并虚假标注“零添加”而被查处。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和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这些企业存在多种违法行为。最终,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处罚款749.43万元,吊销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处以260余万元罚款并实施五年行业禁入。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处理了一起涉及有毒压片糖果的案件。消费者投诉称,在直播平台购买的“轻曲羡魔芋魔法豆草本果蔬压片糖果”含有利尿剂“布噻嗪”,该成分严禁在食品中添加。调查发现,该产品通过多个直播间销售,形成完整的犯罪链条。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目前,海淀区检察院已对主犯提起公诉。

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饮用“慕尼大帝金尊多肽原浆啤酒”后出现不适。经检测,该啤酒含有“O-丙基伐地那非”成分,这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严禁在食品中添加。市场监管部门对违法企业作出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将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在排查中发现绍兴四方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冰乙酸勾兑、配制假冒食醋。现场查扣问题食醋及相关原料,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福建省石狮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市吴刚餐饮店进行抽检时,发现其馄饨馅和水饺中检出硼酸成分。当事人非法使用了非食用物质硼砂。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店立案调查,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案例反映了部分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食品安全责任缺失,为牟取不法利益不择手段。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同时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诚信是立业之本,任何漠视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