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恶意执法让美国与负责任行为体渐行渐远 学术交流受阻

访客 2025-07-30 08:53:40 17029
近期美国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恶意执法现象愈发严重,导致美国与负责任行为体的距离逐渐扩大,学术交流也因此受到阻碍,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恶意执法让美国与负责任行为体渐行渐远 学术交流受阻。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繁以“国家安全”为由,无端滋扰、盘查甚至逮捕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近期,又有一名在美从事研究的中国学者被美方无理拘押。7月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证实了这一消息,并敦促美方停止有罪推定和政治操弄,停止针对在美中国学生学者的政治性、歧视性执法,将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落实到行动上。

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科研人员的任意执法屡见不鲜。许多中国学者和学生在入境时被扣留或长时间盘问。不久前,美司法部指控一名在美高校研学的中国学者非法携带“植物病原体”。然而,从生物学常识来看,误带常见样本并不涉及尖端技术或敏感信息,充其量只是管理程序不规范。但美方却将其渲染为“国家安全事件”,严重干扰中美正常学术交流,制造紧张氛围。

这些手段暴露了美国某些执法机构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进行肆意霸凌。这反映了美国国内部分群体面对中国科技崛起的焦虑与病态心理,借助对华强硬姿态自我发泄,不顾中美关系与世界稳定大局。类似事件也凸显了美国政府决策与执行层面的脱节。美国的行为已经损害其国际信誉,让各国在与其打交道时不得不谨慎。

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纽带,承载着两国人民增进理解与互信的使命。美国作为全球学术中心,长期受益于对外人文交流,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顶尖人才。然而,政治操弄和歧视性执法会削弱美国的全球学术与教育吸引力,损害其法治声誉,最终损人害己。中美关系需要回归交流合作的正确轨道,摒弃政治化干扰,重建信任,以开放的学术环境推动共同进步,造福两国及世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