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高温天用艾叶泡澡泡出热射病 警惕高温致命风险
高温天气下,一位老人使用艾叶泡澡却因此患上了热射病,提醒人们警惕高温天气的致命风险,在高温天气下,人们应该避免过度使用艾叶等温热性质的物品,以免引发身体不适,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出现中暑等高温相关疾病。
中暑不是小问题,尤其是热射病,一旦发作可能危及生命。很多人对这种疾病的严重性了解不足,特别是老年人,多晒十分钟太阳就可能从“有点热”变成“晕倒”。北京曾有一位70多岁的大爷,在高温天下午三点在菜市场晕倒,送医时体温达到41℃,医生立即下了病危通知。早上他还精神十足地买菜,短短几小时就差点丧命。这不是个例,每年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都有类似的悲剧发生。
热射病是人体调温系统崩溃的结果。正常情况下,身体通过出汗和血管扩张来散热,但当外部温度过高且湿度大时,汗液无法蒸发,热量积聚在体内。核心体温迅速升高超过40℃,器官开始衰竭,人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死亡率超过50%。
西医解释说,老年人基础代谢慢、汗腺退化、心肺功能不如年轻人,再加上长期服用降压药、利尿剂等药物,身体水分调节能力更弱,更容易中暑。中医则认为老年人阳气不足,抗热能力差,容易被热射病侵袭。
预防热射病不仅仅是靠喝水,很多老年人本身就不太渴,等到口干才喝水已经晚了。正确的做法是避热、补水、调养阳气。室内不通风会导致温度上升,建议使用空调并定时通风,保持适度湿度。每天定时定量喝温水,少量多次,可以适当喝些绿豆汤、冬瓜水、莲子羹等清热解暑饮品,但不要贪凉。
阳气不足也是老年人防不住热射病的重要原因。可以通过晒太阳、泡脚、吃温补食物等方式调养阳气。心理层面也很重要,很多老人觉得年轻时能扛住,现在也一样,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江苏一位82岁的老太太,家里没装空调,只用电风扇降温,结果午后晕倒在厨房,体温超过42℃,抢救三天才脱离危险。她醒来后还说:“不就是热一点吗?”这说明很多老人对热射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社区给老年人发放的防暑指南往往过于学术化,难以理解。实际生活中,应该提醒老人天气热时适当增加含钾食物,防止电解质紊乱;睡觉时不要盖厚被子或直接睡地板,避免受寒。同时,许多老年人服用的药物会影响体温调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热射病的发生不仅是天气的原因,更是身体变化和认知跟不上导致的。夏天不只是晒太阳,还有“晒命”的风险。家中有老人的,要多留意他们的生活节奏,提醒他们中午别出门,多喝水,晚上早点休息。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其实是保命的关键。
有些老年人的中暑是因为太“懂事”,怕花钱、怕麻烦、怕孩子担心。但健康不能靠忍耐,而是靠科学和照顾。热射病不是偶尔发作的小病,而是随时可能偷袭的“热杀手”。夏天,真正的聪明是知道何时该躲、何时该养、何时该服软。热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热的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