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离奇转走 房产过户疑云引发关注
上海一对夫妻的千万房产被其独生女离奇转走,引发社会关注,此事涉及房产过户的疑云,引发了公众对于房产转让过程中的透明度和法律监管的讨论,具体情况尚待进一步调查,此事件也提醒人们在处理房产等重要财产时,应加强对财产转让过程的监管和审查。
最近,一起房产过户事件引发了公众关注。求助人施老伯夫妇在上海黄浦区有一套132平方米三房两厅的产权房,市场评估价过千万。这套房子由三人共有,除了老两口外,另一个产权人是他们的独生女儿施女士。然而,施女士背着父母将房产抵押,导致二老可能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
今年5月,施老伯夫妇担心女儿涉及经济纠纷会动房子的主意,便去房产交易中心查询房屋产权情况。结果发现,他们这套房屋的所有产权早在今年1月就已被变更过户到了女儿一人名下。更让二老震惊的是,3月中旬,女儿又将房产进行了抵押贷款900万,约定半年还清。这对二老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房子不仅易了主,而且还被放了抵押贷,一旦9月中旬女儿还不上贷款,他们夫妇二人将有可能被扫地出门。
施阿姨表示,他们联系女儿后,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抵押贷款的钱已挪用它处,后续会想办法还清解除抵押,但不愿多谈如何完成的产权变更。施阿姨担心房产被拍卖,他们两个老人该怎么办,权益谁来保障。
根据施老伯夫妇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试图联系女儿施女士,但她表示正在开会,随后挂断了电话,之后再打始终无人接听。
针对此事,施老伯夫妇多次前往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反馈、主张。工作人员表示难以通过监控画面辨别当时到场的两位老人是否为他们本人。施老伯指出,交易过程中三方产权人都必须到场,而他们没有委托书,也没有签字,假冒他们的人也不认识。
按理说,三人共有产权,不管是份额转让还是变更过户,三人都必须本人到场。那么,在二老没到场的情况下,经办人员是如何审核通过的呢?记者联系了上海市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监控显示,今年1月20日下午,施女士办理产权份额转让时,两位疑似假扮她父母的老人采取电子亮证的方式,而在当时,不动产登记中心对电子亮证的真伪查验只能凭经办人员肉眼判断。
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可能是将亮证扫码授权给了另外两台手机,第三方过来冒充本人。当天下午,记者致电施老伯夫妇,询问二老是否远程授权女儿电子亮证,施阿姨回忆,今年1月,女儿确实问他们要过验证码,但理由并不是办产权变更,而是为了在领事馆办美国签证需要父母做担保。
让人意外的是,当天下午记者致电施阿姨时,她的女儿就在一旁,终于对此事有了一个简单的回应。施女士承认那两位到场的老人并非她父母,并表示是中介公司找的人。
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坦言,电子亮证验证环节此前存在漏洞,目前已补上。现在对电子亮证进行机器识别,以技术手段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工作人员建议立即报案,他们会全力配合并保存所有监控录像。
看来,眼下两位老人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一旦查实,女儿、中介以及假冒二老的人员都难逃法律严惩,可能涉及多项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