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已进入夏季用水高峰期!“水质体检”将贯穿供水全流程!确保市民饮水安全
北京已迎来夏季用水高峰,为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全市实施“水质体检”措施,贯穿供水全流程,通过严格监测水源、处理过程及管网输送等环节,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保障市民健康用水,市民可放心饮用。
北京已进入夏季用水高峰期,南水、密云水库水和本市地下水汇入各大水厂,经过多道净化工序后,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流向千家万户。北京市水务局连续20余年对供水全流程进行检测,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00多个小区供水箱的水质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目前,北京城区日供水能力为470万立方米,夏季城区日平均供水量约340万立方米,比全年日均供水量高出11%左右。今年用水最高峰出现在6月12日,市区供水量达到374.7万立方米。随着气温升高,日供水量预计将继续攀升,但北京市供水能力可以满足高峰需求。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是最大的地表水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71万立方米。在中心控制室,工作人员通过屏幕监控制水各环节的水质、水量、水压等指标,并根据指令调整出水量。夏季由于地表水源中藻类较多,会增加臭氧和混凝剂、消毒剂的投加率,确保水质安全。原水经过混合池、熟化池、沉淀池、煤滤池、活性炭滤池等多个处理区域,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四大工序及深度处理工艺,最终完成从原水到供水的转变。
北京市各水厂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及时掌握每日供水量,分析变化趋势,提前研判风险。调度人员利用水资源调度平台,完成南水北调水、密云水库水和本地地下水的联合调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北京城镇区域水质督查检测,覆盖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等多种类型。实验室检测员王莉使用酶底物法检测取样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含量,以辨别水中是否存在致病微生物。近年来,水质检测种类越来越全面,除了国标97项指标外,还增加了美国EPA和WHO饮用水标准中的多项指标。
北京市水质督查计划在2025年全年完成近1500个水样的检测,检测范围包括全市城乡供水厂、自建供水设施及村庄供水站和二次供水设施。市自来水集团也在饮用水水源、自来水厂出厂水、城市末梢水等环节开展水质自查,设置人工采样点和在线监测点,确保水质安全。
北京市水务局官网每季度公开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市民可随时查询。市区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表明供水量充足稳定。全市供水管网环状分布,各主力水厂互联互通,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近年来,北京相继投产了多个新水厂,新增日供水能力115万立方米。今年还将投产运行门城水厂,海淀温泉水厂也将具备通水条件,全市日供水能力将超过1000万立方米,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