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特约记者
近年来,乳品同质化严重使得乳业赛道的竞争十分激烈,不少乳企都在想方设法“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差异化竞争争夺市场。
从最初的脱脂奶、低脂奶,到后来的高蛋白质奶、0乳糖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乳企纷纷加码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细分乳品。例如,面向控糖人群,伊利先后推出舒化安糖健无乳糖牛奶、舒化猴头菇牛奶等,蒙牛推出安糖盾成人奶粉。针对有睡眠问题的人群,三元推出极致晚安纯牛奶,蒙牛推出晚上好牛奶饮品,光明推出舒睡奶系列产品等。
近期,《消费者报道》记者关注到,市面上出现了“低钠奶”“低GI奶”等产品,这些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又是哪些?对比其他液态奶,这些低钠、低GI牛奶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真能帮助消费者控糖减钠吗?
鲜奶市场首现“低钠”概念
以光明乳业为例,该公司在今年2月推出了3款新品,包括光明优倍5.0超鲜牛乳、光明舒睡奶系列产品。其中,光明优倍5.0超鲜牛乳的宣传资料中就有关于“减钠25%”的表述,将液态奶的“低钠”概念推向市场。
(图源:光明鲜奶旗舰店)
《消费者报道》记者在光明天猫旗舰店、天猫超市内找到该款产品,435ml*6瓶装的售价分别为84元、83.4元,价格上差异甚微。对比之下,同样是5.0蛋白含量的低温奶,美国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旗下的优诺5.0A2β酪蛋白牛乳,同规格产品的价格为70.2元。
(图源:电商平台)
对于该产品的定价依据,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向《消费者报道》表示,是考虑了该品牌的定位,并参考了5.0优质乳蛋白鲜奶的市场价,在各渠道的售价基本一致。
据其介绍,倍优5.0超鲜牛乳采用“纳滤浓缩(NF)与陶瓷微滤膜(MF)除菌组合”工艺,该工艺与常温奶使用的超高温灭菌(UHT)工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能通过低温巴氏杀菌,在浓缩蛋白的同时保留更多活性营养成分。“优倍5.0产品在工艺上进行改进,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了活性成分的保留效果,提升了营养密度,同时在保质期方面取得突破,相较于传统鲜奶和常温奶呈现出不同的产品特性。”该负责人补充道。
针对倍优5.0超鲜牛乳的目标群体,该负责人称,产品主要面向有“高营养低负担”乳品需求的人群,包括健身人群、亲子及银发家庭、注重提升免疫力人群等。据了解,目前光明乳业在上海、杭州、苏州等重要卖场商超便利店皆有上架该款产品,同时也在持续加大销售渠道的铺货。
常温奶也推低GI新品
除低钠奶外,近两年液态奶市场上还流行起“低GI”、“低碳水”的概念。
低GI即低血糖生成指数,相关产品在人体胃肠道中消化吸收相对较慢,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较为平缓,对关注血糖健康、有控糖需求的人群较为友好;低碳水则是指产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契合当下追求低糖、健康饮食人群的诉求。
当下,不少品牌都推出了低GI乳制品。如飞鹤的爱本系列成人奶粉、达能的敢迈锐芯力羊奶粉、雀巢的怡养系列中老年奶粉等,均宣称为低GI食物,但液态奶领域的低“GI”概念尚处于探索期。
去年12月,伊利液态奶事业部在深圳举行的客户大会上发布了多款新品,包括安慕希益生菌西梅、伊利草原酸奶、舒化安糖健无乳糖牛奶(升级款)等。
从宣传资料可以看到,舒化安糖健无乳糖牛奶(升级款)是伊利与北京同仁堂联名研发的新品,以桑叶提取物、玉米须等为原料,并获得了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认证。
(图源:网络)
伊利方面认为,当前控糖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健康议题。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达5.37亿,预计到2050年将超13.1亿。在此背景下,舒化推出安糖健无乳糖牛奶。
“舒化安糖健无乳糖牛奶的目标人群主要为40岁+且具备较强血糖健康管理意识的人群。”伊利相关负责人称,该产品含天然控糖成分,生产工艺技术上采用了LHT乳糖水解技术和10000Da超滤技术等。
目前,舒化安糖健无乳糖牛奶采用全渠道销售模式,覆盖线上线下渠道,不同销售渠道的产品定价保持统一。定价决策主要基于消费者调研结果:消费者普遍认为添加药食同源成分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
不过,《消费者报道》记者并未在伊利天猫旗舰店内找到该款产品,在京东平台上,有一家名为“伊利营养健康京东自营旗舰店”的店铺在售舒化安糖健无乳糖牛奶,售价为39.9元/箱,规格为220ml*12盒。
(图源:电商平台)
此外,早在2023年11月,雀巢全球首发了N3亲体奶奶粉系列产品,以“低乳糖”、“减碳水”作为宣传卖点。去年年底(2024年12月),该公司推出同系列新品液体奶——N3亲体奶轻碳水牛奶,宣称产品比一般牛奶减少25%碳水。
在今年2月举办的“2025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FHE 2025)”上,雀巢公司科研人员介绍称,N3亲体奶通过应用雀巢至钻水解技术,在降低牛奶中乳糖含量的同时,聚合生成原生乳益生元-低聚半乳糖GOS,将牛奶中碳水化合物组成优化,符合平衡碳水化合物的黄金比例。据悉,雀巢提出“平衡碳水化合物”定义为:每10克总碳水化合物中,膳食纤维含量不低于1克,游离糖含量不高于2克。
记者在一家名为“雀巢乳品天猫旗舰店”的店铺内找到了该款产品,250ml*10盒装的售价为123元,销量超200箱。
乳品细分化已成趋势
高蛋白质奶、脱乳糖奶、助眠奶、控糖奶、低钠奶、低碳水奶……市面上的液态奶品类越来越多,使得消费者眼花缭乱。乳企在介绍新品时,往往强调工艺技术创新——从蛋白质提升到乳糖分解,从活性成分保留到钠含量调控,看似“黑科技”满满。然而,这些五花八门的奶,真能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吗?人们花高价购买各种新概念奶,到底值不值?
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就目前国内乳业技术而言,特别是工艺技术方面,大多数领域都已被充分挖掘,短期内在工艺技术上较难有新的突破。低GI奶、低钠奶其实是液态奶细分品类的延伸,主要都是运用了膜过滤技术,通过超滤膜将脂肪、矿物盐等物质分离并滤除。尽管生产工艺上可能存在局部优化调整,但与常规液态奶的核心生产工艺流程差异有限,其生产成本也与主流液态奶基本持平。
“在乳业领域,低GI、低钠、低碳水等概念,尤其是低GI形式的产品,属于新兴事物。在乳制品消费升级背景下,乳企间的概念竞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升级,几乎可挖掘的卖点都已成为竞争战场。”宋亮认为,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日趋多元,促使了该赛道往精细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涌现的各类新品,体现出产品端的创新与进步。
不过,宋亮同时指出,目前国内消费者对这些新概念的接受度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被长期教育引导提高认知。且新品在上市时被赋予的概念,有时容易被过度炒作、夸大功效。他认为,庞大的消费群体是创新产品的立足之本,回归理性、专注基础工作并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与消费频次至关重要。“缺乏消费群体的支撑,任何概念都难以成功。”宋亮说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东海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hangzhan.com/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