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马上评|网约车反内卷,低价竞争只是表象 供需失衡下的市场博弈

访客 2025-07-19 09:46:13 20800
网约车市场面临内卷现象,低价竞争只是表面现象,这是供需失衡下的市场博弈,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市场现状,寻找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供需矛盾,才能实现网约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多地主管部门对网约车平台的低价无序竞争进行了整治。7月以来,广东清远市因司机投诉订单价格偏低、平台抽佣高问题约谈了当地3家网约车平台;河南开封市要求网约车平台不得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实施低价竞争;江西鹰潭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会议,要求各平台停止低价竞争行为,不得以一口价、低于成本价等方式变相强制司机低价接单。广州和宁波也采取了类似措施。

马上评|网约车反内卷,低价竞争只是表象 供需失衡下的市场博弈

网约车低价竞争带来的问题已经显现。2023年,不少司机呼吁取消“一口价”,相关话题引发热议。乘客也反映遇到奇葩答题要求以及车内空调收费等问题。这些现象揭示了“一口价”和“特惠单”模式的双重困境:既影响司机收益,又给乘客体验带来不确定性。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规范低价竞争是必要的。

但行业反内卷不仅仅是简单限制或叫停“一口价”。当前网约车行业供需失衡明显。全国共有36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市场红利逐步收窄。截至2024年,全国网约车司机数量飙升至661.4万人,车辆超281万辆,较三年前翻倍,多地发布运力饱和预警。然而,用户规模长期稳定,订单量没有显著增长。因此,一些平台通过低价策略留住价格敏感型乘客,这种由供需失衡塑造的市场定价机制不应被一概否定。

对乘客而言,“一口价”也有其合理性,如价格透明、规避绕路风险等。若一刀切禁止低价单,可能会打击部分乘客的打车意愿,导致订单总量萎缩,司机收入未必提升。多地约谈平台的重点在于保障司机自愿选择权,不得将接单结果与司机考核、赋分强制挂钩。这在乘客低价需求与司机收入保障之间寻求平衡。

“一口价”是否构成内卷或“低于成本价倾销”,关键在于其定价机制。如果“一口价”明显低于成本价,则不合理且触及竞争红线。因此,平台在“一口价”的定价机制上应有更合理的标准。

真正有效的反内卷需要超越对“低价单”的简单纠偏,迈向系统性治理。比如,司机长期诟病的平台抽佣比例过高,需要更透明、更合理的协商机制;平台派单算法的公平性也应成为监管的重要切入点。此外,网约车的服务标准应当更清晰,平台应建立合理的引导与约束机制,避免将矛盾转嫁给司机和乘客。

网约车连接着司机权益和社会就业,也满足乘客出行需求。要实现良性发展,需要精准拿捏效率与公平,在司机、乘客与平台之间构建包容、可持续的利益平衡机制。这考验着政府监管权与市场自治边界的合理把握。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