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媒为何炒作中国新一代自行火炮 全球火炮竞赛加速

访客 2025-07-21 09:06:08 38236
美国媒体炒作中国新一代自行火炮,反映了全球火炮竞赛的加速趋势,中国自行火炮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媒体的炒作可能是出于对中国军事技术进步的担忧和对全球军事平衡的担忧,这种竞争也推动了全球军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各国都在努力提升军事实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摘要的准确字数在合理范围内,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内容要点。

美媒为何炒作中国新一代自行火炮 全球火炮竞赛加速!从40千米到75千米,这意味着一门火炮可以隔着一座中等城市的距离精准打击目标。中国的新一代自行火炮似乎正在实现这一跨越。

美媒为何炒作中国新一代自行火炮 全球火炮竞赛加速

美国“Defence-Blog”网站7月18日称,中国已经研发出搭载58倍径主炮的最新155毫米自行火炮,自动化水平极高,只需两人操作。全球火炮竞赛突然加速,如同赛车比赛中一辆车提前完成比赛。韩国K9A3计划在2035年装备58倍径主炮,美国的“拓展射程加农炮”(ERCA)项目也打算使用同样规格的主炮,但在2024年因技术问题宣告终止。德国莱茵金属也在研发60倍径主炮,但进展缓慢。目前,中国似乎已经率先跨出了这一步。虽然“Defence-Blog”网站提供的图片资料模糊,但通过主炮长度与车体的比例分析,中国新型自行火炮确实可能搭载了58-60倍径的主炮。

美媒为何炒作中国新一代自行火炮 全球火炮竞赛加速

20年前,中国研发的PLZ-45自行火炮凭借45倍径主炮一度风头无两,出口沙特、科威特和阿尔及利亚超过200门。但当52倍径主炮成为全球潮流后,PLZ-45迅速失去竞争力。等到中国顺应潮流推出PLZ-52时,市场机会已被德国PzH-2000和韩国K-9抢占。特别是K-9,通过低价策略和成熟技术,拿下了超过1500门的惊人订单量,其中仅波兰一国就有672门意向订单。现在,中国似乎从中吸取了教训——不再追赶潮流,而是引领潮流。

美媒为何炒作中国新一代自行火炮 全球火炮竞赛加速

美国ERCA项目在终止前已经制造出58倍径样炮,但在实弹测试中仅发射数百发就出现严重磨损,精度大幅下降。相比之下,现役52倍径主炮标称寿命为4500发,实际上能达到15000发以上。这种差距主要来自材料科学和精密制造两方面的挑战。高倍径意味着更长的炮管、更高的膛压和更严重的磨损。如果中国确实解决了这些问题,意味着在特种钢材和精密加工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新型火炮只需两人操作,这听起来像是节省人力成本,但实际上代表着打击效率的质变。传统自行火炮通常需要5人操作,而新型火炮的高度自动化意味着装弹、瞄准、发射等环节都由机器完成。在现代战场上,无人机等新型武器严重压缩了传统火炮的生存空间,高自动化意味着更快的机动能力和更短的暴露时间。在战场上,传统火炮需要5人忙活半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两人按几个按钮就能解决,这种效率提升是革命性的。

如果中国的58倍径主炮技术成熟,意味着射程从40千米提升至75千米,不仅数字上的增长,更是战术价值的飞跃。火炮可以在敌方反炮兵雷达和火力覆盖范围之外发动攻击,大幅提高生存能力。更长的炮管意味着弹丸获得更稳定的初始弹道,配合先进火控系统,能实现“一发命中”的精度。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中国将获得至少5-10年的领先优势,为后续更多先进武器系统打开市场大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