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库野泳乱象谁来管 水源地成“天然浴场”
水库作为重要的水源地,却成为一些人野泳的场所,乱象频发,这些行为不仅危害水源安全,还可能导致个人生命危险,谁来管理这些乱象成为一个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野泳行为,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公众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水域环境。
尖岗水库作为郑州市重要的饮用水备用水源地,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然而,这里却成了游泳爱好者的“天然浴场”。近日有市民反映,不少野泳爱好者甚至带狗下水游泳。
7月19日17时许,在尖岗水库中段走访时发现,库区岸边及水域内有多名野泳者,部分市民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还有人牵着宠物狗进入水中。尖岗水库水面面积达7500余亩,不仅是全国重点防洪水库,更是一级饮用水备用水源。据公开资料显示,库区一级保护范围内水深差异极大:坝前水域水深17-20米,上游郑登快速路侯寨大桥、娄河及树木园周边水域水深也达8-12米,水下环境复杂,溺水风险极高。尽管水库周边安装了围栏并张贴了“禁止游泳”“水源保护”等警示标语,但部分围栏存在明显破损、缺口,人员可轻易穿越进入库区。直至当日19时许,仍有市民陆续前来野泳,整个走访过程中未发现相关部门巡逻人员。
为何明知是饮用水源地且存在危险,仍有市民执意野泳?现场一名带孩子游泳的市民表示:“这里水干净、环境好,比游泳馆更舒服。”夏季高温天气下,尖岗水库因自然环境优越成为不少市民眼中的“天然浴场”,即便知晓禁止规定,仍心存侥幸。附近居民介绍,尖岗水库部分隔离网刚修复不久就遭人为破坏,有时也会碰到巡逻的船只,但巡逻船刚走,很多野泳者又返回来了。
针对这一问题,郑州市水利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尖岗水库运行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该中心主要负责水库运行管理和安全巡查,对野泳行为仅有劝阻权,无执法权。目前库区日常巡逻分上午、下午两个时段,涵盖陆地与水域,但无法实现24小时值守。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近期已收到相关情况的反映,并已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增强现场巡逻执法力量,以及通过微信、官方网站等平台加强宣传。由于现有执法力量有限,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覆盖监管,因此欢迎市民若发现此类违规情况继续通过12345热线进行举报。
记者查询发现,7月10日,尖岗水库运行中心联合郑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二七区生态环境保护局、二七区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当日教育劝阻游泳者200余人、钓鱼者40余人、划船者10余人,重点对40余名未成年人及监护人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但此次专项行动后,野泳乱象很快反弹。
如何明确执法主体、强化日常监管、修复破损设施,成为遏制尖岗水库野泳乱象的关键。守护饮用水源安全,既需相关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更需市民提升规则意识,共同抵制野泳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游泳、垂钓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个人违规可处500元以下罚款。多地已对类似行为开出罚单,如湖南株洲、衡阳和浙江慈溪等地均有处罚先例。
郑州一救援队工作人员呼吁,市民不要到尖岗水库钓鱼和野泳,以免污染水源地并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