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生猪报价:猪价一夜大反水?供应过剩压力增大
7月24日生猪报价显示,猪价出现一夜大反水的现象,供应过剩压力增大,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生猪供应出现过剩,导致猪价出现大幅下跌,这一情况可能会对养殖户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醒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市场分析和风险管理。
7月24日生猪报价:猪价一夜大反水?供应过剩压力增大!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25年已经到了7月下旬。今天是7月24日,近期基层生猪市场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生猪出栏量的集中增长,生猪价格呈现普遍下跌趋势。目前,全国猪价呈现出南北同步下跌的新格局。预计在7月下旬,生猪市场价格仍将持续下行。
根据最新调价动作,从7月24日起,全国多数地区的生猪价格开始全面下跌。只有新疆、甘肃等地的猪价保持平稳,海南地区的猪价出现了小幅上涨,其他省份的猪价则普遍回落。广东地区的生猪最高收购价已降至16元每公斤,南方销区的猪价在14.4~14.6元每公斤左右徘徊。北方多地的生猪价格已跌破14元每公斤,进入13元的时代。
导致7月份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今年二季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了4,043万头,虽然比去年末减少了37万头,但仍超出国家规定的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水平。这意味着当前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的上限。如果按照目前的生猪出栏周期来看,7~8月份基层生猪理论出栏量将同比增长8.5%,供应过剩的压力越来越大。
其次,当前正值季节性消费淡季,全国猪白条日均走货量与6月份相比下降了15%以上。高温天气也影响了国民家庭的肉类采购需求,加上海鲜和禽肉等替代品价格相对较低,进一步抢占了猪肉消费市场。因此,在消费端持续疲软的情况下,生猪价格不具备上涨的动力。
7月下旬基层猪价大概率将继续以下跌为主。不过,随着四季度的临近,季节性消费旺季的到来以及国家能繁母猪调减效应的逐步显现,供需错配的生猪市场形势也将发生变化。特别是在9月份开学季,学校食堂采购恢复,餐饮渠道备货量增加,再加上2月份入场补栏的影响,短期内将拉动生猪价格上涨。因此,今年四季度猪价依然具备上涨的机会。
7月24日全国27省生猪最新报价如下: - 上海:7.3-7.5元/公斤(下跌) - 山东:7.0-7.3元/公斤(下跌) - 安徽:7.1-7.4元/公斤(下跌) - 浙江:7.3-7.5元/公斤(下跌) - 江苏:7.2-7.3元/公斤(下跌) - 福建:7.5-7.7元/公斤(下跌) - 江西:7.1-7.2元/公斤(下跌) - 湖北:6.9-7.1元/公斤(下跌) - 河南:7.0-7.2元/公斤(下跌) - 湖南:6.9-7.0元/公斤(下跌) - 广东:7.7-8.0元/公斤(下跌) - 广西:6.8-7.0元/公斤(下跌) - 海南:7.4-7.6元/公斤(上涨) - 北京:7.0-7.2元/公斤(下跌) - 天津:7.0-7.2元/公斤(下跌) - 山西:6.9-7.1元/公斤(下跌) - 河北:7.0-7.2元/公斤(下跌) - 吉林:6.9-7.1元/公斤(下跌) - 辽宁:6.9-7.1元/公斤(下跌) - 陕西:6.9-7.1元/公斤(下跌) - 甘肃:7.1-7.3元/公斤(持平) - 重庆:6.6-6.7元/公斤(下跌) - 四川:6.6-6.8元/公斤(下跌) - 云南:6.9-7.0元/公斤(下跌) - 贵州:6.6-6.8元/公斤(下跌) - 新疆:6.7-6.9元/公斤(持平) - 黑龙江:6.9-7.1元/公斤(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