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岛封关和普通人有啥关系 封关不等于封岛
海南岛封关是指对海南岛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但与普通人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封关并非封岛,意味着海南岛仍然对外开放,人们可以自由进出,封关主要是为了促进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吸引更多投资和企业进驻,提高海南岛的产业竞争力,普通人可能会受益于海南岛封关带来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机遇,但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海南的发展实际,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提高至74%、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和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封关后将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一线”指海南自贸港与境外之间的边界,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指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的边界,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则意味着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将保持便捷高效。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人们到海南出差、旅游等都和现在一样,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
海南省正加紧落实封关运作方案,推进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确保2025年底如期顺利实现封关运作。封关运作后,海南与境外的关系是“一线”,对于中国境外而言,很多商品可以零关税进入海南,但有禁限类清单和零关税负面清单,有的商品禁止、限制进入或进来后依然征关税。零关税进入海南的商品不能流入内地,或者进入内地时要重新征收关税。
封关运作管理对象主要是货物、商品等,从境内其他区域往返海南的人员不受影响。封关运作还将带来更多便利和机会,如出入境从事经贸合作更方便,对在海南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目前已有77国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企业方面,注册在海南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此外,海南已建设多个“一线”和“二线”口岸,启用反走私综合执法站,确保非设关地走私风险的有效管控。
未来,海南自贸港应更侧重服务贸易的开放,注重发展高端服务业。借鉴国际自贸港经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开放效率。利用现代化手段降低企业成本,如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海南还适合国际数字化金融的发展,可以尝试打造中国的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中心,进而成为能够发行和交易数字资产的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