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棉密码”卫生巾被指检出硫脲 健康隐患引关注

访客 2025-07-25 10:12:12 62919
近日,“棉密码”卫生巾被检测出含有硫脲,引发消费者对其健康隐患的关注,这一事件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卫生用品时需格外谨慎,注意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相关机构正在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以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近日,直播网红辛巴自创卫生巾品牌“棉密码”陷入了健康风波。有消费者举报该品牌卫生巾检出致癌物硫脲,多位消费者声称长期使用后出现了甲状腺癌、妇科炎症、月经紊乱等健康问题。消费者集体送检的报告与之前某官方机构送检的报告显示,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间,该品牌多个批次的产品中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一款卫生巾的硫脲含量达到16653.4679μg/g,远超化妆品安全标准最低限量1mg/kg。

硫脲是一种含硫的有机化合物,被列为《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3类致癌物,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上发现,硫脲可诱导甲状腺功能障碍、肝毒性、生殖毒性以及免疫毒性。虽然部分消费者反馈的健康问题受遗传、环境暴露、基础疾病等多重因素影响,很难直接归因于卫生巾的使用,目前也没有硫脲作用于人体的毒性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卫生巾里的硫脲放任不管。因为硫脲有毒性,不能长时间与皮肤直接接触,《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将其列为禁用成分。

然而,化妆品禁用成分在卫生巾领域一直没有明确禁止。卫生巾的旧国标只规定了“原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对于添加物质和剂量没有更明确的规范。直到2024年出台了新国标《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15979-2024),才对添加物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原材料中不得添加被列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禁用成分的物质。

卫生巾的旧标准之所以没有相关规定,可能是因为传统卫生巾生产厂家没想过要添加这类化学物质。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一些品牌开始创造新概念,如“卫生巾芯片”。这种所谓的“芯片”其实是一种含有添加物的无纺布材料,置于卫生巾表层下,宣称具有某种功能。“芯片”名称本身是噱头,附加的所谓“功能创新”更是营销话术。一些靠微商、直播电商等渠道销售的新创品牌尤其喜欢玩这种“新概念”游戏,最离谱的是2018年被查处的“权健卫生巾”,号称含有负离子芯片,可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炎。

辛巴2017年创立了“棉密码”卫生巾品牌,主打卖点是“茶多酚卫生巾芯片”的抗氧化功效。带货主播通过碘伏褪色实验证明“抗氧化”功能,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利用化学实验玩的“魔术”。茶多酚和硫脲都是还原剂,可以将碘伏还原成无色的碘化物,但硫脲更廉价,因此一些厂家可能会使用硫脲代替茶多酚,这可能是卫生巾里检出硫脲的原因。

强制性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15979-2024)直到今年7月1日才正式实施,之前生产的卫生巾即使检出硫脲,在保质期内仍然可以销售。消费者针对“棉密码”检出硫脲的投诉,暴露了一些企业只看重营销,却对产品潜在的风险和消费者的健康隐患漠视的问题。网红品牌已经不是第一次翻车,他们正在用流量透支行业的生命线——产品质量和市场信任。

相比于五花八门的营销新概念,标准难免会滞后,但市场监管不能因此放任那些安全风险。在缓冲期内依据旧标准生产的产品,如果检出了新国标中的禁用成分,应督促企业采用召回或更换的方式,避免消费者受到健康损害。针对卫生巾芯片的监管空白,不妨建立原料动态清单,企业备案所有功能性添加,并将化妆品禁用成分自动同步至卫生用品领域。企业如果想宣传产品的额外功能,则应提交第三方功效证明。平台等发布广告的机构也应负起把关责任,警惕误导性实验,防止伪科学宣传忽悠消费者。

卫生巾的基础是实用和安全,涉及千万女性的身体健康。越是贴身、频繁使用的必需品,越需要高标准、严监管来织就最严密的保护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