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岛封关和普通民众有何关系 开放新阶段启动
海南岛封关意味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新的开放阶段,这将给普通民众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封关将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和优质商品进入海南,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也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封关还将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海南的旅游品牌形象,为游客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体验,海南岛封关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标志着海南开放的新阶段启动,将为海南及全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宣布,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封关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个日期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相呼应,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抓紧做好后续准备工作,帮助经营主体充分了解封关政策、开展相关业务测试。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开放发展新阶段的开始,也是一项长期持续推进的任务。将以封关为契机,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并根据海南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开放度,持续完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5年多来,推出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创新举措,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四类要素进出更为便利;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加快开放;企业和个人两方面的税收优惠力度持续加大;以海南自贸港法为基础的法治保障不断完善。
随着这些政策制度的实施,海南自贸港开放发展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也为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一线”放开指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指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指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现阶段封关政策措施概括为“四个更加”:一是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二是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三是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四是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封关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还有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经“一线”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外的货物,可免征进口税收。“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在免进口税收条件下进行流通。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全岛封关运作后,财政部将继续深化税制改革,确保政策力度持续提升,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继续落实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现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落地海南。不断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适时调整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继续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结合消费者多元化购物需求,进一步优化调整政策安排,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积极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的相关税收政策,允许岛内居民能够免税购买一些进口产品。稳步推进销售税改革研究工作。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更加便捷高效。按照现阶段的封关制度设计,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表示,海南将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一方面,加快打造独具影响力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另一方面,进一步营造安心、放心、开心、舒心的旅游消费环境。
商务部部长助理袁晓明介绍,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作为自贸港核心政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行货物贸易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作出了全新探索。《清单》大幅提升了货物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开放度。
下一步,将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部署,不断完善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