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已有三个家居企业创始人被留置 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年内已有三家家居企业创始人被留置,反映出行业内部存在严重问题,亟需转型,面对市场变化和内部管理挑战,家居行业必须深刻反思并采取行动,企业需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同时积极寻求创新,适应市场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行业转型迫在眉睫,以确保长期稳定的发展。
富森美能否在风波中稳住阵脚,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命运,更将成为区域家居龙头转型的重要观察样本。
家居行业再次掀起波澜。7月24日晚间,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刘兵被成都市郫都区监察委员会留置,暂时无法履行职责,副董事长刘云华将代为行使相关职能。富森美表示,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该事件也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具体原因及案件进展尚未透露。
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迅速。7月25日,富森美股价开盘一度跌停,最终收跌4.87%,报12.31元/股,总市值92.14亿元。有市场分析认为,作为西南地区家居卖场龙头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刘兵被调查可能与行业性合规风险有关。
这是年内家居行业第三位核心高管被留置。此前,居然智家董事长兼CEO汪林朋、红星美凯龙原实际控制人车建兴分别于4月和5月被实施留置,其中汪林朋已恢复履职,车建兴则于7月辞去总经理职务。这表明家居卖场的“野蛮生长”时代结束,精细化、合规化运营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富森美有着鲜明的家族治理印记。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刘兵与大姐刘云华、哥哥刘义共同创业;2000年正式创立富森美,逐步发展为专业的装饰建材与家居卖场运营商。成立初期,富森美便展现出创新基因,用一年多时间建成当时全国单体最大装饰建材市场,2006年首创独立大店模式打破传统摊位业态;2015年打造融合软装与创意设计的产业园。2016年11月,富森美成为国内家居卖场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并以成都为核心,逐步打造了多个标志性卖场,奠定了区域市场龙头地位。
上市后,富森美加速扩张,通过“自营+委管”模式向重庆、泸州、自贡等城市拓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家居卖场之一。截至2024年年末,富森美自营卖场规模超125万平方米,入驻商户数量3500余户,涵盖建材、家具、软装、智能家居等全品类。股权结构层面,富森美呈现高度集中特征。2025年一季报显示,刘氏三姐弟合计持股80.11%。这种家族控股模式在保障控制权稳定的同时,也带来了治理争议。
据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3年,三姐弟年薪均维持276万元。2024年虽微调至272.4万元,但三人薪酬合计仍占15位董监高总薪酬的51%以上。刘兵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5年6月,陪同成都市领导视察富森美天府直播港;而早在今年3月,他便缺席了富森美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为此次事件埋下一丝伏笔。尽管公告强调运营正常,但家族核心人物的突发状况,仍让市场对其治理稳定性产生疑虑。
在高管风波背后,富森美正面临业绩持续下滑的挑战。数据显示,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富森美营业收入已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滑。2025年一季度,富森美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下降13.1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21.06%。2024年,富森美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6.1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9亿元,同比下降14.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82亿元,同比下降13.92%。报告期内,成都地区收入为其总营业收入贡献97.76%,四川省内其他地区收入占比约2.2%,省外收入不足百万元,仅占0.06%。
细分业务来看,报告期内,核心的市场租赁及服务收入2024年同比下降4.52%,委托经营管理业务跌幅达23.78%,营销广告策划收入近3年累计降幅接近40%。综合毛利率从2023年的70.18%降至2024年的67.24%。尽管2024年投资性房地产因天府项目完工增至19.89亿元,但该项目招商进度滞缓、定位反复,存在潜在风险点。
“区域单一、需求疲软带来的增长瓶颈已十分明显。”柏文喜分析表示,富森美虽经营现金流稳健(2024年为8.16亿元)、负债低,短期内财务风险可控,但过度依赖成都区域市场的弊端在行业下行期暴露无遗。富森美计划向泛家居、中高频消费品及装修基础材料扩容,但战略执行能否抵御高管事件冲击仍是未知数。
不过,高分红特质为富森美提供了一定缓冲。2022~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24.25亿元,2024年分红率高达117.11%;上市以来累计派现46.68亿元,平均分红率69.52%。这种“分红高+低估值”的组合,成为市场关注的修复博弈点。
富森美事件并非孤例,年内家居行业三大龙头实控人接连被查,折射出行业深层次变革。柏文喜认为,“三家企业均深度绑定地产周期,且涉足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等衍生业务,易成为‘涉房反腐’‘金融反腐’的延伸地带;而行业景气下行导致的出租率、租金承压,进一步放大了高杠杆扩张或资金腾挪的灰色空间风险。”
从市场影响来看,不同企业抗风险能力分化明显。居然智家、红星美凯龙因全国化布局、高杠杆特性,实控人风险对融资及商户信心冲击更大;富森美虽区域集中、负债轻,家族控股保障了短期控制权稳定,但留置事件若升级,仍可能影响地方政商关系及后续扩张。
丁少表示,“房地产下行倒逼家居业暴露存量问题,叠加反腐深化,行业正加速出清。未来品牌分化将加剧,头部企业通过优化存量、服务化转型逆势增长,中小卖场加速退出,而合规化、精细化运营将成为家居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抗风险能力建设上,企业可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强化监督机制,并剥离非核心资产以降低负债规模;在业务模式升级层面,需减少对租赁业务的路径依赖,加大自有物业运营力度,同时拓展数字化业务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