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名大学生溺亡的140分钟 现场还原 安全培训后仍出意外
近日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6名大学生在经历安全培训后仍遭遇溺亡的悲剧,事发时,这些学生身处一个紧急状况中长达140分钟,现场还原显示,尽管他们接受过安全培训,但意外仍然无法避免,这起事件再次提醒社会各界,安全教育和应急措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东北大学55名师生在参观浮选车间时发生坠落事故,6名学生坠入浮选槽,一名老师抓住浮选机边缘获救。救援工作从10时24分开始,第一名人员于12时01分被救出,最后一名人员于12时40分被救出,但6名学生全部不幸遇难。
师生们在事故发生前进行了多次安全培训。7月21日,来自东北大学的51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和4名老师抵达厂区,当天下午接受了企业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观看安全讲解视频、学习安全PPT,并签订了安全告知书。视频中特别强调了防止淹溺事故的重要性,要求进入选矿部时必须由专人陪同,在指定通道内行走,避免偏离路线进入机械设备运行区域,以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尽管进行了多次安全提醒,仍有学生在参观时走出了绿色安全通道。赵春波表示,虽然进行了这些提醒,但仍有学生在参观时走出了绿色安全通道。浮选槽顶部的参观通道较狭窄,宽度不足一米,仅能容纳一人通行,一侧是护栏,另一侧是没有铺设绿色垫子的其他格栅板。
事故发生时,学生们正在浮选槽上方不足一米的通道上参观。车间主任李春爽当时正在给前面的老师和学生讲解,后面的学生可能直接从后面绕过去。李春爽第一时间关掉了学生掉落区域的机器,并呼喊周边工人进行抢救。10时58分,公司矿山应急小队抵达现场,距离事发约35分钟。赵春波解释说,现场处置后需要层层上报,最终由应急小队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用了大约7分钟。救援过程中,救援小队和现场工人共同努力,但由于浮选槽深度较大,救援难度较高,最终在12时01分到12时40分陆续救出了六名学生,但已确认溺亡。
事后,网上出现了一些关于事故原因和经过的猜测,如学生遗体被扇叶损毁、矿浆温度高有毒、受伤老师截肢等。厂区负责人对这些猜测进行了辟谣。赵春波表示,矿石主要是黄铜矿和辉钼矿,使用的药剂无毒,矿浆温度约为33度,员工日常在车间工作,不会长期处于有毒环境。此外,央视新闻报道显示,受伤的老师目前正在医院治疗,不存在截肢之类的严重伤势。
内蒙古自治区针对此事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赵春波表示,调查组会在26日进驻企业,具体事故原因需等待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