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赴山海 行走中感受时代脉动

访客 2025-07-29 12:06:36 83444
赴山海,体验时代脉动,通过行走,深入感受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在探索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领略时代的风采,这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一次与时代的对话,在行走中,我们感受时代的脉搏,见证国家的繁荣与强盛。

背上行囊,踏上旅途。暑期,许多人选择在“行万里路”中认识世界。本期邀请了四位青年,讲述他们这个夏天的行走故事。他们中有的仍在大学校园求知,有的已经毕业走向社会。他们走进中国的乡村、城市,有的还远赴边疆、沙漠,在行走中认识祖国河山,感受时代发展,体悟文化底蕴,触摸烟火真情,为时代发展积蓄青春力量。

赴山海 行走中感受时代脉动

陕西礼泉的袁家村让初抵此地的徐妍迪惊叹于当地旅游业的兴旺。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50年前这里是当地最穷的村庄,村民住着土坯房或是地坑窑,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如今,这里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超12亿元、接待游客950万人次。徐妍迪作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创袁野”实践支队的一员,趁着暑假来到袁家村采访调研。在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郭洪力的讲解下,她了解到袁家村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的带领下,村集体主抓农业生产,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村里建设村办企业,彻底终结了“耕地无牛,点灯没油”的历史;2000年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在与村民和商户的交流过程中,徐妍迪感受到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的韧劲,所有人都抱着共同的目标:“共同富裕”。尽管这次社会实践只有短短一周,却给了她深入了解乡土中国的机会,也坚定了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

赴山海 行走中感受时代脉动

周子筠在山西大同的毕业旅行中收获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感动。云冈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一座高峰,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段精彩绝伦的篇章。在去往石窟的出租车里,司机老陈的故事让她印象深刻。老陈看她是个年轻人,便热切地请教如何用AI软件学英文。“云冈石窟走向世界,大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他脸上带着一丝腼腆的执着,“咱不能只会说‘Hello’‘Byebye’,还要让人家能了解大同、爱上大同。”老陈小时候就住在云冈石窟旁边,在大佛脚下玩着沙土长大。后来,为了配合景区升级,举家搬到山下,离石窟是远了点,心却更近了。老陈学英语的念头,不单是为生计,更像是对这片养育他的土地的一种朴素而深情的回馈——让世界听见大同,也让大同拥抱世界。此外,年轻的导游小黄将千年的丝路风尘与王朝兴衰编织进一尊尊佛像的故事中。为了讲解更加形象生动,他每年都会挤出时间自费进修,甚至远赴异国他乡的石窟寺调研学习。大同市博物馆用数字化技术复原平城坊市格局,让“过去”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现在”的视野。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大同是中国南北文化的集合体,悠悠历史令它熠熠生辉。

赴山海 行走中感受时代脉动

胡明宇硕士研究生毕业回国入职电力设计院后,被派遣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光伏项目上。乌兰布和沙漠东端与黄河相接,东北方向便是河套平原。这个夏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他过去的认知中,内蒙古是一个牧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旅游胜地,来了才发现,这里还有古人诗中的长河落日和满天飞旋的黄沙。作为一名光伏电力建设者,他在感慨沙漠的宏大气象之余,更多了一份使命感。乌兰布和沙漠光照充足,地广人稀,有着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同时这里遍布移动沙丘,干旱少雨,冬寒夏热,西风盛行。在这里建设光伏基地,需要斗牛士般的勇气、坚毅和智慧。如今,光伏发电项目在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还能发挥防沙治沙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相较传统火电燃煤发电模式,光伏组件可以大量减少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释放。此外,在流沙中种植的植物可以缓解风蚀沙化,并通过立式纱网沙障、草方格和碎石铺设有效地固定风沙。驾车在乌兰布和沙漠中穿行,看着一片片由光伏板构成的“蓝色海洋”,胡明宇心中油然升起自豪感,相信它们终将成为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赴山海 行走中感受时代脉动

曾琪和几位本科同学一起踏上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片辽阔之地。此行源于一场久别重逢的奔赴。恰逢毕业季,大家难得找到了空档期。一位回到乌鲁木齐工作的好友提出可以去新疆看看那片在课本里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西部沃土。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再走一趟伊犁小环线。旅程的起点是乌鲁木齐,当地好友热情地当起向导,带他们穿梭于市井巷陌,品尝地道美食,体验新疆的多元文化。踏上伊犁小环线的旅途,沿着蜿蜒的独库公路行驶,一日之内,车窗外的景象在雪山、戈壁、草原间流转,仿佛浓缩的四季。比风景更触动人心的,是司机师傅的讲述。他指着路旁的悬崖峭壁说:“当年解放军战士硬是在这绝壁上凿通了贯穿天山南北的生命线。”车轮碾过这条凝结着血汗的道路,曾琪感受到这条路不仅实现了地理上的连通,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沿着边境线行驶,让他们对祖国边疆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感知。在这里,时常能看到边防战士的身影。道路旁,烈日下,不少战士正在进行路面维护,默默为祖国边疆建设贡献力量。景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令人印象深刻。喀拉峻草原等景区设立了干净整洁的休息站,旅游公厕等卫生设施也一应俱全。“人生没白活!”旅程结束时,这样一句话涌上心头。新疆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这片土地让她深刻认识到:所谓边疆,从不是地图上的一个简单地标,它的安定与繁荣,源自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奉献。这些经历和感受,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伴她走好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