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严查“源头改装”流动销售点,今年已清理22处 专项整治行动展开
北京正在严厉查处“源头改装”流动销售点,旨在遏制非法改装行为,今年已清理了22处非法改装销售点,展开专项整治行动,此举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确保车辆安全上路。
今天上午,在“交通大家谈”节目中了解到,北京正在严查电动自行车的“源头改装”及非正规渠道销售。今年以来,已查处22处流动销售点位,并进行了清理处置。今年7月和8月,相关部门将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是否存在“解限速”、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问题,并将查办、曝光一批典型案件。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处工作人员指出,最严重的违规行为是部分生产企业在出厂时就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使其尺寸、重量、功率和速度超过标准要求。这类超标车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市场,不在门店销售,而是在马路边或地铁站周边等地方流动售卖,流动性强,难以追踪。
自2025年以来,监管部门通过暗查暗访发现了22处流动销售点位,并通报属地进行了清理处置。同时,还与公安部门合作捣毁了2处仓储“黑窝点”,查扣了265辆违规车辆以及29副伪造的车辆号牌及行驶证。
为了实施更精准的监管,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公安交管部门加强了协作,实现了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管理系统和登记上牌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对正规渠道销售的每辆车采集信息并推送给公安交管部门,未填报信息的车辆无法在京登记上牌,从而实现“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精准监管模式,有效压缩了超标车辆的隐蔽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已经采集了68.94万辆车辆的信息。
另外,对于一些摩托化、大型化的电动自行车,在目录申报审核阶段就会被拦截。抽检不合格或其他问题车型会被及时从目录中移除,同时也鼓励企业主动淘汰老旧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