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是石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 丙烷贸易的转变
美国是石油进口国而非出口国,丙烷贸易在美国能源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丙烷贸易经历了转变,使得美国丙烷的进口和出口量有所调整,这些变化反映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动态和美国经济的适应能力。
多年间,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丙烷进口国。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丙烷总量超过170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59%。特朗普政府因此非常重视丙烷作为中美关税战的关键筹码。然而,事实证明,美国高估了自身在全球丙烷市场中的地位。在中美就关税问题达成初步和解后,中国并未立即恢复从美国进口丙烷,而是转向中东卖家。
这一举动打破了美国石化产业对市场霸主地位的幻想。中国为何有底气拒绝美国丙烷?这对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意味着什么?
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在常温下为气态,但在加压或低温环境下会液化,便于运输和储存。它广泛用于金属加工、玻璃制造等工业热源,也被用于家庭烹饪取暖。近年来,高端化工和电子行业对高纯度丙烷的需求逐渐增加。
尽管丙烷的地位无法与原油和天然气相比,但它仍然是全球重要的贸易商品。2023年的国际贸易中心报告显示,卡塔尔是世界第一大丙烷出口国,其次是阿拉伯国家,美国排名第三。中东地区的丰富天然气资源和先进的提取技术使其成为主要出口国。除了中东,美国也是全球第二大丙烷出口国。
美国的丙烷出口量在2019年超过了日均100万桶,之后几年屡创新高,去年达到了每天178万桶。中国自2012年起开始从美国进口丙烷,从每天3000桶增加到2015年的每天10.8万桶,再到2024年的每天31.2万桶。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约1020万吨丙烷,交易额达110亿美元,仅次于大豆贸易。2025年初,中国从美国进口了1200万吨丙烷,占美国总出口量的21%。
然而,中美之间的稳定丙烷贸易在今年2月被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彻底破坏。美国政府认为自己掌握了中国丙烷进口的命脉,肆意提高关税,忽视市场秩序。2025年2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又将关税提高至54%。最终,美国对华关税定格在245%,对华丙烷和乙烷的税率上升至126%。如此高的关税彻底摧毁了中美之间的能源贸易。
事实上,中国早已预见美国会在能源问题上采取行动。2023年中美关税战全面爆发时,中国就开始发展多样化的进口渠道,加拿大、卡塔尔和阿联酋成为中国国际采购的关键合作方。截止今年5月下旬,中国的丙烷采购主要来自中东和加拿大。中国企业被迫适应新的供应链,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对替代供应链感到满意,这些供应商也愿意抢占中国市场。
丙烷贸易只是中国能源供应链重塑的一个缩影。经过一轮关税战的洗礼,中国企业开始思考未来是否继续与美国开展大规模贸易。尽管中美高层会谈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在未来90天内下调关税,但重建信任并不容易。许多中国企业还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目前,中国还停止了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沙特卖家表示已与中国买家达成协议,发展液化石油气贸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然气专家索菲认为,中国人不会再与美国签署新的液化天然气合同。
石油行业方面,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也造成了一些影响。去年5月,加拿大输油管道TMX工程正式投用,平均每天向中国出口20.7万桶原油。在全球贸易战后,加拿大该运输线路的最大客户成为中国。2013年至2023年间,中国日均从加拿大进口7000桶石油,如今这个数字跃升至20.7万桶。这个现象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因为此前业内专家认为,加拿大TMX管道的主要客户应该是美国。
在美国几乎失去中国丙烷市场后,其丙烷市场局面不容乐观。《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丙烷价格跌幅高达15%,配套的油轮价格也明显下跌。美国正在寻求替代市场,印度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丙烷市场的损失只是冰山一角,美国企业真正感到痛苦的是系统性信任的崩溃。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依然延续关税作战理念,使高度依赖外贸的美国能源行业面临高风险。当总统的一句话就能瓦解多年的合作关系时,谁还会相信他们的供货承诺呢?
2000年,美国页岩气工程取得重大成果,核心技术在十年间迅速成熟。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使美国构建了能源独立的世界神话。然而,他们亲手打破了这个神话。事实证明,没有稳定的全球出口市场,所谓的页岩产能终究难以为继。当中国断供后,美国暴露出无法内循环的脆弱体质。